人物專訪》廖紫岑在陽剛氣十足的有線電視 以獨特理念打下「中霸主」地位

數位匯流

有線電視的市場,陽剛氣很重,像台數科董事長廖紫岑這樣的女性,能在其中搏鬥並成為領頭羊,並非易事,她一定擁有一般人少有的特質,或是做對了什麼,才能讓台數科成為所謂的「中霸天」。

草根中具有高度,工作中不斷學習

接受《信傳媒》專訪時的廖紫岑,穿著一身黑色套裝,打扮得體,語氣平實、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國、台、英語三聲輪番使用。雲林人的她,更有一口道地的台語,讓人覺得太接地氣了,油然而生一股親切感,或許草根的本質就在血液裡,讓她在有線電視的競技場中,能夠廣結戰友,而少有樹敵。

廖紫岑大學畢業後,在佳聯有線電視擔任主播,扎實的報導與清新的風格,讓「雲林新聞網」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地方新聞台。她說,其實那段時間,她還兼任董事會秘書,在參與董事會的過程,了解到公司的營運、面對的現況與挑戰,而一切都只是「因緣巧合」,因而逐步進入經營管理的高層。

為了讓自己有更豐富的管理專業,廖紫岑讀了3個EMBA,求學若渴的她,包括統計、財管都修課,她說,曾以為自己是在有線電視的領域,「統計」這門課會不會太偏了?「但是有一天,當要用到時,就能立刻上手」。她認為「學習新事物很重要」也重視員工教育訓練,從主管級到員工,鼓勵大家多讀書,追求心靈成長,這是她重視的「企業文化」一環。

願意投資員工,不把有線電視當商品

廖紫岑很願意「投資」員工,在有線電視要搭配寬頻網路設備,當時這是一股有線電視的趨勢,廖紫岑認為台數科也須跟進,但公司內沒有人熟網路系統,她讓員工去上課、學習、考照,培養了將近3年,這種長遠眼光,的確是一般老闆們有所不同,有這樣大氣度董事長,員工當然願意為公司付出。

她對於同仁的「身分」也非常重視,例如那些工程人員考到執照,廖紫岑認為該給「工程師」的頭銜就給、該給「財管師」的名號就奉上,她認為,名片上的職稱,代表公司對這位同仁的重視,也能讓他們在社會上獲得一定的尊重。

話說回來,20年前,台灣有線電視市場相當熱鬧,有本土企業、政治人物,還有財團、外商等參與、投資其中,形成大亂鬥,特別是財團、外商購併情況激烈,讓廖紫岑心有所感。

她說,當時她可以把有線電視賣了,然後拿著一筆錢當少奶奶;但是她沒有,她覺得「有為者亦若是」,只是財團、外商是把有線電視當成商品,她則不同,所以和5家同樣抱持本土與在地心的業者,於「服務桑梓」的驅使感下,相約成立「台灣基礎國際網路集團」,成為唯一由地方向上整合而成的多系統經營者。 

台數科結合雲林、南投、台中縣市的5大系統台的地方新聞,以異地異時製作、同時同頻播放,開啟地方新聞媒體的新時代。(圖片來源/台數科提供)

地方新聞開啟媒體新時代,內容為王必須做出差異化 

2004年,廖紫岑接任控股公司―「台灣數位光訊科技集團」執行副董事長。2006年開始製播「中台灣生活網」,結合雲林、南投、台中縣市的5大系統台(西海岸、大屯、中投、佳聯、北港)的地方新聞,以異地異時製作、同時同頻播放,開啟地方新聞媒體的新時代,並一舉獲得「金視獎―創新營運獎」。

她說,因為雲林屬中台灣,因此就近與彰化、台中、南投的業者結合,但沒有再往南,或跨到北台灣。

事實上,「有線電視」亦有地域性,跨區不是想像中容易。廖紫岑有雄心,但不是野心,她有企圖心、卻不是禿鷹,見證有線電視十幾年來的變化,她心有所感地說,「內容為王」的時代,就必須做出差異化的內容,才能感動人心。

2008年,廖紫岑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的金視獎個人特殊貢獻獎,2014年台數科股票上櫃,2015年底掛牌上市。廖紫岑說,台數科已經是屬於公眾的了,所以服務、節目,都必須以公眾為主,不是公司或少數高層的好惡來決定。

回顧時代與科技的快速變動,廖紫岑說,每一次的挑戰都會遇到瓶頸,例如手機崛起,有線電視受到的衝擊越來越大,收視戶快速流失,現在19歲以下幾乎不看電視,「但我們要讓他們回到電視,在電視上看到能在手機看到的內容」,所以台數科想到與LINE TV結合,這個過程也有一番起伏,但終究是談成了。

廖紫岑(後排右一)的父親廖泉裕是前雲林縣長(前排右一),媽媽許恆慈曾任國代(前排左一),出身政治世家的她樂在經營企業並不想從政。(圖片來源/台數科提供)

發現問題、找到問題、提出解方、展開行動,還必須不斷學習,由於廖紫岑是政治世家背景,父親廖泉裕是前雲林縣長,媽媽許恆慈曾任國代,姨媽則是「台灣阿嬤」許榮淑,有人曾勸進廖紫岑參選民代,但她認為自己對於公司有無比的責任感,婉謝外界的建議,只希望在有線電視的領域持續努力。

樂於商界婉拒從政,致力讓老中青三代「回到家庭」

廖紫岑沒有因為台數科已經站穩中台灣而自滿,她想到的除了公司的永續經營、持續創新、異業結盟,還有公司經營的「接班」問題。所以近年來她積極培養年輕一代,希望能讓這集團基業長青。

其實,台灣電視的發展,常有「台北看天下」的偏見,甚至有存地域、族群、省籍等特殊時代的背景因素,讓電視內容呈現傾斜,即使到現在,許多電視業者的主導階層,結構也頗為類似。廖紫岑是少數來自台灣基層的經營者,了解地方文化、語言、風俗、習慣,特別是了解「人」,而台數科的節目也確實與眾不同。

雖然擁有其他事業版圖,但有線電視仍是重心,廖紫岑希望「電視」仍是一家人共同的享樂與回憶,讓年輕人擁抱電視、老年人重拾電視,即使相隔兩地的嬤孫,也能透過一個遙控器的按鍵,隨時面對面的視訊…,就是這種「回到家庭」,是廖紫岑內心堅持的社會企業責任與人文關懷。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