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世界多數媒體活在谷歌與臉書的陰影下,不僅多數廣告費流向谷歌與臉書,而且每一次這兩家公司改變演算法,都足以令所有媒體雞飛狗跳。
整件事情最不合理的地方在於,明明新聞是眾多媒體辛苦跑出來的,但是最後絕大多數的利潤都流向「不事生產」的兩家企業——以澳大利亞來說,89%的廣告收益流向谷歌與臉書,所有媒體與其他相關機構,只能為剩下的11%收益爭得你死我活,在縮減成本與破產邊緣間苦苦掙扎。
為什麼價值生產與價值分配之間如此不公?
澳大利亞政府終於試圖矯正這種不公平的情形,立法要求谷歌與臉書必須支付「公平」費用給澳大利亞媒體。谷歌立即表示不滿,威脅若澳大利亞政府一意孤行,谷歌將不惜退出澳大利亞的搜尋業務。
谷歌並沒有清楚說明是要關閉澳大利亞谷歌網站,將所有流量轉至谷歌美國,並改變演算法降低澳大利亞網站的優先順序,還是直接封了所有來自澳大利亞的IP網址。谷歌最後的殺手鐧當然是禁止澳大利亞使用包括Gmail與YouTube在內所有谷歌服務,但目前還未走到這一步。
對此,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只淡淡地表示:「這是國會通過的法律,澳大利亞政府不會回應威脅。」
澳洲與谷歌各自的盤算
明白澳大利亞歷史的人會知道,這並不是澳大利亞首次對於媒體處境做出反應。
如我在過去所提,從前國際通訊社自各國媒體購買新聞,並將國際新聞以較高的價格出售給各國媒體獲利,澳大利亞的所有媒體便共同組成聯合媒體中心,成為一個壟斷性的卡特爾(cartel)組織,路透社只向此中心購買澳大利亞的新聞,而路透社所有的國際新聞也只賣給這個中心,而禁止單獨與個別媒體交易。獨買獨賣不僅減少交易成本,提高澳大利亞媒體的議價力量,也解決了轉售資訊的問題。
谷歌去年在澳大利亞的收益為澳幣48億元,利潤為澳幣1億3400萬元,這決定了谷歌與澳大利亞政府雙方博弈的限制。但是在此之外,雙方還各有盤算。
澳大利亞寄望於全世界的政府與媒體聯合起來對抗谷歌與臉書,就像澳大利亞媒體人表示,「難道每一個國家要求谷歌付費,谷歌就會退出該國嗎?這樣最後谷歌還能剩下多少國家?」
谷歌也擔心形象問題,退出澳大利亞不同於退出中國,退出西方民主國家對形象的傷害,遠大於退出專制獨裁國家。但是谷歌也擔心,若不在此時擊退澳大利亞政府,屆時各國政府有樣學樣,那麼該伊於胡底?
台灣政府是否跟進?
谷歌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歐盟要谷歌與臉書付費的風聲由來已久,歐洲嚴格的智財權規範意味著谷歌應該付費給歐洲媒體。雖然歐洲嚴格的規範仍有爭議,但是三天前谷歌才與法國政府達成協議,谷歌必須付費給法國媒體,這使得其他歐洲國家也蠢蠢欲動,臉書也緊張兮兮地密切觀察中。
媒體也沒閒著,就在同一天,路透社證實與谷歌簽約,谷歌必須付費給路透社。
現在對台灣政府、國會與媒體而言,問題已經十分清楚:台灣立院該立法要求谷歌與臉書付費嗎?政府該對此加以管制嗎?以及最後,新聞媒體之間能夠團結起來向立院遊說,以及向谷歌與臉書集體談判嗎?台灣媒體有足夠的向心力與行動力嗎?
本文授權轉載自沈榮欽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