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逐漸倚賴暢銷書排行榜... 但我出版的不是暢銷書 

品味生活

(投書-作者為陳毅。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今年5月,我在城邦集團的布克文化出版了新書《在長大之前,紀錄片1819拍攝紀實》,出版後的每一天,我都請助理關切博客來暢銷書排行榜,觀察了數天,我主動寫了訊息向出版社的總編輯致歉,因為這本書的出版似乎有那麼點浪漫、任性,應該不若其他出版品,能為出版社帶來多豐沛的收入,甚至還會有些許風險。

人人都可以出書的時代

台灣一年書籍的出版量龐大,根據國家圖書館公布的資料,去年台灣新書出版量為3萬5041種新書,數字看似驚人,卻已是20年最低。書籍的出版門檻逐年降低,許多素人作者不需循文學獎、傳統出版合約路徑,也能透過自費出版,一圓出書的夢想。

在這個人人只要有點資金,即使自己不太會寫書、不知書籍的架構,也有辦法出書(可透過用口述,找人代筆,某些出版社甚至有採訪、撰稿的服務)。在這種門檻降低、出書又有對個人形象塑造的功能,即使閱讀人口減少,許多人仍對出版書籍抱有憧憬。

暢銷書迷失?

根據每年博客來、誠品公布的暢銷書排行榜資料,可以發現在出版市場一片低迷的情況下,心理勵志類竟逆勢成長,許多書籍更是暢銷10萬本以上,一整年都在排行榜上佔有一席之地。

這些暢銷書類別迥異,除了實用型語言學習書籍外,許多書籍客群分析良好、定位明確,在取書名時也善用了獨特金句,這樣的金句命名方式,讓讀者很有感,許多讀者買回家縱然沒有閱讀,透過這樣購買的行為,也覺得得到理解跟安慰。

另外,博客來、誠品等網路書店以暢銷書排行榜的方式利於民眾掌握最新暢銷資訊,卻不免讓許多讀者過度依賴,每月買書、看書只會從有上榜的書籍中挑選,也造成許多作者透過大量買書來衝榜單名次的買榜行為。

除了金句、療癒、理解的書籍越出越多,暢銷書的樣態逐漸單一,也有許多暢銷書靠的是作者本身的知名度,帶動整體銷售量,例如:Youtuber出書,或是書籍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往往都能有非常驚人的銷售成績。

暢銷書反映了這個時代讀者們的所需,許多出版社、作者過度包裝自己,型塑暢銷書的模式,一旦逾越了尺度,是很容易讓人看破手腳的。

例如專注在取書名、行銷模式、舉辦活動、經營社群,而不將心思留在書籍內容的作者大有人在。也常聽到為了寫書刻意虛構自己真實故事的例子,更令讀者無法接受的是,許多書買來後發現寫了一堆空話,買回家後看了三分之一就看不下去,這給我們的提醒是,書籍的購買必須更加謹慎,只看封面、作者就掏錢,似乎風險過高。

自己要理解自己為何要創作

創作有許多形式,不論是文字、影像、音樂等,涵蓋範圍眾多,創作者的樣子也都不一樣。前面提到的書籍出版,每個作者的目的皆不同,為了賺取版稅、為了得到更多商業合作、讓更多人認識自己、宣揚某種理念、爭取粉絲支持,這沒有是非對錯。

我在2019年已出版《18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出版這本書源於自己小時候就有出書的夢想,長大後發現現實常常消磨人的意志,要將一本書寫成、找出版社討論合作,對年輕創作者仍有些許門檻需要克服,但這個夢想我一直都沒有放棄,花了4、5年累積的人脈、創作能量,才幫助自己順利出書。

創作者常常得與自己對話,我除了寫書外,也拍紀錄片,對自己為何創作早已有一套理念,正如此次出版《在長大之前,紀錄片1819拍攝紀實》,也是同樣的理由:想讓生命裡重要的人、發生過的故事被永久保存。

已出版的兩本著作,談及了我生命裡重要的創作故事,還有對愛情、夢想的追尋,以及對教育、生死、合群等議題的思辨。我告訴出版社,紀實書籍我一聽就知道賣得不好,但是這幾年拍攝紀錄片讓我遇到好多重要的人,也聽到許多好的故事,每一個我都深怕遺忘,所以我一定得透過創作,讓他們成為永恆。

在閱讀人口銳減的年代,我常覺得能夠寫書、拍紀錄片,是一種極大的任性,就像我在拍攝紀錄片《1819》時告訴許多媒體的話「紀錄片會找到自己的路」。創作者只要無愧於心,好好的創作,就算沒人理解,也應該要堅持到底,作品會不會暢銷,已跟作者無關,就讓它自己去接受市場的考驗,被看見也好、不被看見也罷,我仍會好好生活、好好創作,我認為這才是一種好的價值觀。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