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股價燒滾滾,最近在PTT上,有網友說自己的爺爺是大立光草創時期的股東,手上持有的大立光股票已經成為祖產。不論是真是假,這段趣聞已成為市場茶餘飯後的話題,但不止市井小民愛談論大立光,投資市場現在只要跟大立光沾上邊的都很火紅,讓光學產業近來在台股盤面上,成為新的主流族群,有分析師私下戲稱「大立光(股價)不死,台股漲不止」。
大立光效應吸引鎂光燈投射族群股
大立光股價突破4000元大關後,不但「燒壞」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程式,市場更熱中討論大立光的股價續航力還有多大,這波大立光股價驚驚漲,已經見到4800元天價,22日摩根士丹利證券一口氣將合理股價預估值調升至5,700元。根據兩大專業財經平面媒體報導,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呂智穎說,會將大立光未來12個月的合理價格,從5000元上調到5700元,主要著眼大立光將受惠中國智慧手機採用雙鏡頭速度加快,而大立光市占超過八成,加上三星與車用鏡頭市場訂單加持,出貨與獲利都有成長空間。另一個理由則是蘋果10周年新一代iPhone將近入超級循環期。
大立光股價在光學族群中一枝獨秀了將近3年,除了玉晶光從去年11月中旬後,打著轉機題材,股價一路從50多元,強漲到2月20日的盤中波段高價282元;元月以來被視為族群性齊漲指標的亞光,元旦過後也開始發動漲勢,2月21日盤中登上56.2元,不到兩個月,股價漲幅超過八成,掀起了光學股的族群比價效應。
產業競合不斷,新一波戰場從紅色供應鏈開始
但從產業面來看,族群股價漲,市場一片樂觀光學產業將受惠於智慧手機雙鏡頭與車用鏡頭帶來的新榮景,不過產業間的競合,早已悄悄展開。除了鴻海曾併購普立爾,強化光學產業布局,2015年9月,鴻海宣布砸下1,062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多元,增持集團旗下鏡頭模組廠「三營超精密」股權,去年下半年在完成入股夏普後,日本媒體更報導,夏普打算持續增資旗下轉投資康達智(Kantatsu),意在強化光學鏡頭布局,與大立光分食蘋果訂單。
而最近,光學產業競合又有新局面,曾因微軟XBox遊戲機Kinect鏡頭炒熱話題的新鉅科,宣布與香港上市公司、在中國市場僅次於舜宇及歐菲光的第三大手機鏡頭模組廠丘鈦科技簽訂投資意向書,若這起投資案完成,丘鈦持股新鉅科占比將達36%,躍居新鉅科最大股東。
「這是紅色供應鏈第一次插旗台灣光學廠,」市場分析,新鉅科與丘鈦攜手合作,有利鏡頭上下游模組整合,讓原本單打獨鬥的兩岸光學鏡頭或模組廠,變成打群架,加快打開中國手機市場大門。
由於韓系廠商在手機領域多為一條龍供應鏈,台廠除了大立光外,多僅能在中國的紅色供應鏈中勉強生存,新鉅科與丘鈦合作開出第一槍,讓未來打入中國手機品牌大廠供應鏈增添想像空間,當然新鉅科股價自公布後隔天,連兩個交易日跳空漲停。雖就技術面競爭、市場規模等,新鉅科都很難跟大立光相提並論,但背後代表的意義,就如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曾說過的,「競爭永遠存在」。光學鏡頭的另一場競爭大賽,正式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