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每天約有15人因B肝導致肝癌而失去性命,然國人對B肝存在不少迷思,包括蚊子叮咬是否會傳染B肝?B肝無症狀就不用治療?和B肝帶原者一起吃飯、共用器具會被傳染嗎?
細數因肝癌離世的名人,包括前中華職棒兄弟象總教頭王光輝,8月30日因肝癌病逝,享年56歲,令球迷震驚不已。以及港星吳孟達,在今年2月27日驚傳因肝癌過世,吳孟達因肝癌化療期間癌細胞擴散、多重器官衰竭最後不治。還有著名作家金庸於2018年10月30日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耆壽94歲,也是因罹患肝癌逝世。
台灣癌症基金會抗癌鬥士何先生,很早就知道自己是B肝帶原者但並未理會,直到兒子叨念才至衛生局做免費健康,隨後確診為肝癌,也因為女兒捐肝才讓何先生遠離肝癌反覆復發的折磨,有了重生機會。
究竟關於B型肝炎還有哪些迷思需要破除?在一般情況下,什麼原因可能會導致B肝帶原者的肝發炎指數會飆高?可以避免嗎?
(更多關於B肝相關新聞:吳孟達肝癌病逝》脂肪肝也可能引起肝癌?醫:「5原因」容易造成脂肪肝)
台灣約180萬名B肝帶原者...9類高危險群要注意!
台大醫學院肝炎中心醫師蘇東弘先指出,B肝是一種DNA的病毒,透過抽血檢驗病友血清中的B肝病毒(HBV)DNA量,了解HBV是否有活化及病毒量多寡。而感染B型肝炎病毒(HBV)後,所引起的肝臟發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蘇東弘表示,B肝的傳染途徑主要為血液或體液的接觸,台灣因1986年後的新生兒皆納入B肝疫苗接種計畫,故35歲是帶原者數目的分水嶺。他提到,在大於35歲的族群中,超過80%曾感染過B肝,目前台灣約5-10%為B肝帶原者,因此目前約有180萬名B肝帶原者,且大多數人無病徵也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
而在小於等於35歲的族群中,儘管已接種疫苗,但蘇東弘指出,容易接觸到感染者體液或血液者仍易受感染而成為B肝帶原的高危險群包括:
1. 血液透析病人
2. 器官移植病人
3. 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
4. 免疫不全者
5. 多重性伴侶
6. 注射藥癮者
7. 同住者或性伴侶為帶原者
8. 身心發展遲緩收容機構之住民與工作者
9. 可能接觸血液之醫療衛生等工作者等
「當B肝病毒進入肝臟細胞長存,就會成為B肝表面抗原帶原者,其中約4成會有肝臟發炎而形成慢性B型肝炎。」蘇東弘指出。
蚊子叮咬、和B肝帶原者一起吃飯會被傳染嗎?
有民眾也好奇,如果有B肝帶原或慢性B肝會怎麼樣?
蘇東弘強調,大多數人無病徵也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因此定期檢查很重要。他也提到,「當B肝病毒進入肝臟細胞長存,就會成為B肝表面抗原帶原者,其中約4成會有肝臟發炎而形成慢性B型肝炎。」對於B肝帶原者來說,若未適當治療和追蹤40%會發展為慢性B型肝炎,肝臟可能有發炎、纖維化、壞死情形,「15-20%的慢性B肝會進展為肝硬化,每年有3-5%的肝硬化病友進展為肝癌。」
這樣是否定期做超音波檢查,慢性B肝就不會發展成肝癌?
蘇東弘強調不是,「超音波檢查的目的在於及早發現肝癌,檢查本身不會增加或減少肝癌發生風險。」他也提到,慢性B肝達到功能性治癒,肝癌風險才會明顯下降,「但即使功能性治癒,病毒也可能再活化,因此仍須維持定期超音波檢查和其他追蹤檢查。」
常聽說蚊子叮咬會傳染B肝?
蘇東弘表示,B肝經由蚊子叮咬的傳染風險相當低,且目前沒有直接證據顯示B肝病毒可透過蚊子叮咬而傳染。他指出,印度的研究顯示主要由蚊子叮咬傳染的瘧疾感染率會隨蚊子族群的消長而出現季節性變化,但B肝感染率在同一觀察期間並未出現類似變化。「目前台灣40-50%的HBV新生感染是母子垂直感染,其餘則以體液接觸或親密接觸傳染為主,而疫苗和抗體覆蓋率相當高,因此蚊子傳染的風險很低。」
至於和B肝帶原者一起吃飯、從事活動,或共用器具是否會被傳染?
對此蘇東弘也強調,「傳染風險相當低。」他解釋,B肝病毒的主要傳染途徑為血液和體液的接觸,故一起吃飯和共事的傳染風險很低,「研究顯示在常溫下,HBV可於乾掉的血液存活一週以上,但這種接觸風險在衛福部疾管署定義的高風險族群較容易出現,因此建議高風險族群及其配偶或同住家人可施打HBV疫苗保護自己和他人。」
B肝病毒難清除...如何阻止變肝硬化?
針對慢性B肝的治療目標,義大醫療財團法人肝病中心主治醫師許耀峻表示,雖然因病毒DNA會持續存在於肝細胞核中,極難完全治癒,但透過藥物可以徹底抑制B肝病毒複製、緩解肝臟發炎、阻止肝臟纖維化。
他提到,短期治療目標包括抑制病友血清中的B肝DNA量、讓病友的肝指數回歸正常值、避免甚至逆轉肝臟纖維化(硬化)、防止肝功能代償不全(即肝臟無法發揮正常功能);長期治療目標是維護肝功能並防止病情進展至肝硬化或肝癌,「重點是透過這些方法,使患者獲得更長更好的人生。」
(更多關於肝硬化相關新聞:早期不易有明顯徵兆...如何避免「肝硬化」變肝癌?醫:4大族群要定期追蹤)
問到在一般情況下,什麼原因可能會導致B肝帶原者的肝發炎指數會飆高?是否可以避免?
許耀峻先解釋,「ALT是肝臟發炎的一個指標,只要肝臟的細胞被破壞就可能會釋放出來。」他指出,ALT會高有很多原因,如果是跟B肝相關的話,往往是病毒突然間高起來,「B肝病毒本身對細胞沒有屠殺作用,這也是為何垂直傳染會對小嬰兒的病毒量很高,但這個病毒不會直接去破壞肝細胞造成肝臟損傷。」
他進一步指出,人類的免疫系統看到病毒會想要去清除攻擊它,「在攻擊的過程中免疫細胞毒殺了被病毒感染的細胞,造成了肝細胞的破壞。因為B肝造成的肝指數發炎肝指數高起來,免疫系統去攻它造成發炎,經年累月就形成纖維化、肝硬化,這個攻擊過程很難有效清除病毒,但清不掉就會造成反覆的發炎,所以病毒量高是一個危險的指標。」
勿擅自停藥!醫:一年內5-7成病患病毒會再活化
這樣是否很難藉由改善生活作息或做哪些事情避免?
許耀峻表示,「主要是要避免讓病毒量變高,成年人病毒量會高往往是抵抗力比較差,比方說用類固醇、化療等,有些病人是因為他要接受這些免疫的抑制藥,需要預防性的使用。」
他提到,平常時候B肝病毒是一個活病毒,也想存活下去,會找機會去複製,所以他也強調,「停藥就會像把一個彈簧壓著後放開會反彈,停藥也是一樣,會讓病毒量衝高,所以不能輕易停藥。」許耀峻指出,據統計,停藥後一年內50-70%的病人會有病毒再活化情形,因此停藥後必須密切追蹤。
許耀峻也強調,症狀輕微的慢性B肝也需要治療,「因為慢性B肝是否需用藥與病毒活躍程度和肝臟保護需求相關,與症狀沒有直接連結,穩定抑制B肝病毒的複製和活躍對於預防肝硬化和肝癌相當關鍵。」許耀峻建議病友應積極回診追蹤病情,並向主治醫師確認自己的用藥需求和給付資格。他也建議政府逐步再放寬健保給付條件,讓更多病友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