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走自己的公投路 朱立倫領導國民黨壓力很大

政治

12月18日的公投大戰,藍綠卯足氣力宣講動員,勝負最關鍵在雙方動員支持者出來投票的量能。

綠營王牌盡出宣講公投「四個不同意」,過去謹守分際只做備位元首能做的事的副總統賴清德,因為人氣高,頻頻受邀,幾乎全台走透透。對比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苦撐大局,盼不到藍營人氣王、新北市長侯友宜幫忙宣傳「四個同意」,這次公投形同是為賴清德搭建的2024暖身舞台,侯友宜在這舞台暫時缺席。

侯友宜「做自己」,朱立倫壓力好大

侯友宜因為沒有配合國民黨中央的行動,遭受藍軍內部猛烈批評。但任何一個當新北長的人,要同意在自己轄區內停擺多年、幾近廢棄的核四重新啟動,說實在的,任誰應該都說不出口。但朱立倫新上任亟需戰功,除了中二選區立委補選,公投這一役他志在必得,面對綠營排山倒海而來的宣講攻勢,朱立倫的國民黨軍團火力稍嫌分散。

侯友宜當過朱立倫8年副手,兩人相知甚深也很互補,但彼此間就是有一種說不清楚的微妙情結。過去一直當朱立倫影子、執行朱立倫意志的侯友宜,向來就自我節制不搶鎂光燈,直到他參選、當選新北市長,總算可以「做自己」,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現。

(看更多新聞:民進黨內部民調:美豬、三接公投具大挑戰 核四重啟因黃士修失言翻轉

走一條「不藍不綠」的路,朱規侯未必隨

接下朱立倫棒子,侯友宜並沒有全盤接收朱團隊,外界分不清朱侯路數有何不同,總認為以過去8年的行為模式來看應該是「朱規侯隨」,但其實侯友宜在「由副轉正」過程中,一直努力掙脫朱立倫的影子。

跟綠營關係不差,跟藍營反而保持距離,侯友宜走一條「不藍不綠」的路,不想揹國民黨沉重的包袱,不甩政黨競爭惡鬥,也不隨民進黨執政的中央政府起舞,疫情爆發之初,他甚至「超車」從嚴應對病毒,他的一切施政以民意為依歸,穩坐所有政治人物民調第一名寶座。

(看更多新聞:豬內臟女戰神王美惠 公投說明會擺黃金陣容 2022嘉義市長「雙惠」之爭起手式?

侯友宜反萊豬進口,也反重啟核四

目前從結果來看,他「不藍不綠」的策略奏效,民意買他的單,只是藍營對他刻意保持安全距離的不爽度也日益升高,罵他自私自利的有之,罵他「藍皮綠骨」的更不在少數。

以這次公投來看,侯友宜對重啟核四和萊豬進口這兩題是很有意見的,但礙於國民黨明確主張「四個同意」,他低調、冷處理公投,不開口明著跟國民黨對幹已經是厚道,但藍營內部窮追猛打,綠營也見縫插針,逼得侯友宜不得不針對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兩題表態:「沒有能力處理核廢料就沒資格用核電」、「我家賣豬肉我最清楚,肉摻一摻,你哪裡知道是台豬還美豬啊」。

據了解,前些時候,侯陣營也私下對四個公投案做了內參民調,顯示多數民眾支持侯友宜是是非非,讓他更有信心不必唱和自己不認同的公投案,明著反對萊豬進口,也間接不挺核四重啟。

(看更多新聞:藍營基層揪公投宣講不力戰犯 黨中央扮「桶箍」幫侯友宜、韓國瑜緩頰

一旦公投變成「藍綠對決」,就是朱立倫的噩夢

朱立倫現在最大的挑戰不是侯友宜在公投案不同心,而是民進黨把公投當作大選在打,資源下不少,組織動員量能遠遠高過藍營,一旦公投變成藍綠對決,那麼「四個同意」論述並不特出的國民黨,恐怕會戰得吃力又不討好,變成朱立倫的噩夢。

這一場公投大戰,對朱立倫來說,是考驗他重新回鍋接任黨主席的領導力。綠營不斷唱衰他得票不過半、「弱領導」,國民黨內部也有戰鬥藍、侯家軍挑戰他的路線,但不管怎麼說,他目前還是藍營共主,手握2022提名權,只是一場場公投宣講有沒有說服力,能不能凝聚黨員向心力,可否擴大國民黨基本盤,就真的很考驗朱立倫的政治能耐了。

(看更多新聞:綠拚千場公投宣講》賴清德個人魅力撐全場 蘇貞昌最討厭在台上看到這三個字

蔡英文拚外交,賴清德拚2024,蘇貞昌拚保閣揆

同樣的,這場公投對綠營也很重要,從正副總統蔡英文、賴清德到行政院長蘇貞昌都很拚,拚面子也拚裡子,蔡英文拚外交,賴清德拚2024,蘇貞昌拚保閣揆,但靠政治動員宣講,能否擴散、說服社會大眾支持他們的「四個不同意」,很值得觀察。

其實,這四個公投議題除了公投綁大選之外,萊豬、藻礁、核四都有複雜的政治、經濟問題,正反兩方要在短短一兩個月時間,去向民眾解說這麼複雜的議題誠屬不易,而且公投結果又影響台灣既深且遠,雙方又各講各的,加上專業門檻極高,社會無法對話,民眾根本無從作出選擇。

(看更多新聞:藍綠四大公投攻防》沒設立辦事處就不能宣傳公投?中選會解釋了

公投議題太難,請把「價值」說清楚

站在政黨的立場,能講盡量講,講不清楚就政治動員。但對社會大眾而言,誰管你政黨利益,怎樣做對台灣生態經濟最好、對人民健康安全有保障才最重要。

這是一場「價值」選擇的公投,如果因為議題的技術難度太高,高到讓人不知該如何選擇,那麼正反兩方有義務把議題背後的「價值」說清楚講明白,不然這場公投勞師動眾之後還是缺乏社會共識,如果投票結果又嚇壞大家,那就真的很划不來。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