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逆勢降息》經濟數據慘澹 房市泡沫吹破 人民銀行突宣布降息10個基點

中國經濟

美國聯準會(Fed)帶領全球各國升息周期,但是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今年來逆勢降息,凸顯出中國經濟疲弱的程度超乎預期。

房企債務違約事件是去年同期的2.2倍

中國央行8月15日出人意料調降主要利率,加大對經濟的支持力度,因為海南島、上海等多地的新冠疫情反覆,封城與檢測伴隨而來,加上房地產市場萎縮,都加深經濟瀕臨衰退的憂慮。

過去12個月,在房地產開發商以舉債為動力的增長模式崩潰後,債務違約率飆升。上海的Wind資訊數據顯示,到8月8日為止的一年,中國國內有99件房企債務違約案例,是去年同期的2.2倍。標普全球評級警告稱,他們追蹤評級的中國開發商中,約有20%面臨破產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周一宣布,將中期借貸便利(MLF)調降10個基點至2.75%,並將7天期逆回購利率從2.1%調降至2%,分析師先前預期一年期貸款工具利率保持不變,以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周一盤中,中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應聲大跌4.7個基點或1.7%,創2020 年5月以來最低水準,來到2.692%;2年期公債殖利率大跌8.5個基點,跌幅為3.9%,來到2.091%。

中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大跌至2年多新低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盤中貶值0.3%至6.7607元人民幣,延續近期跌勢。股市盤中震盪,滬深300指數在中國央行降息後幾乎波瀾不興,仍上漲0.7%。

《彭博》報導,在央行意外降息之後不久,就強調採取額外刺激措施的必要性,當時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零售銷售、投資和工業生產數據,全部不如經濟學家的預期。

國家統計局表示,中國7月份工業生產年比增長3.8%,低於6月份的成長3.9%,也不如經濟學家預測的增長4.3%。另外,7月份零售額增長2.7%,低於市場預期;今年前7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7%,也不如經濟學家預估的 6.2%。

「7月份經濟數據非常令人擔憂,清零政策繼續打擊服務業,並壓制家庭消費支出。」澳盛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 Raymond Yeung表示。

清零政策繼續打擊服務業,壓制家庭消費支出

由於反覆限制和重新開放的威脅有增無減,中國堅持清零戰略,使經濟難以維持復甦的成果。自8月初以來,度假勝地海南島的新冠病例激增,當局限制度假民眾留在飯店、暫停航班並關閉企業以控制病例。

Pinpoint資產管理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表示,「雖然降息幅度不大,卻在釋放明確信號,表明當局準備採取更多行動。這次只有降息10個基點,非常有限,為了扭轉市場預期並打破下降螺旋,他們需要做更多。」

8月13日央行公佈,由於新增貸款和公司債券發行放緩,導致7月份信貸增長數據弱於預期,這些數據顯示流動性陷阱的風險:即使貨幣寬鬆,也未能刺激經濟的放貸,因此,本周一中國人民銀行突然降息。

瑞穗銀行的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Ken Cheung表示,「增長面臨下行風險和信貸數據疲弱,促使中國央行降低指標利率。」

此次降息擴大中國人民銀行寬鬆幅度,與全球央行升息的潮流形成強烈對比,隨著資本外流壓力的增加,人民幣的貶值風險升高。

中國上半年新成屋銷售年比大減27%

降息凸顯經濟增長的嚴峻挑戰。中國最高領導人上個月誓言堅持嚴格的清零戰略,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的「最佳結果」,卻不提5.5%的官方增長目標。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僅增長3.8%。

不只清零封城政策打壓經濟,中國政府2021年對房貸和建商的融資管道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更是把房市打趴在地上。

日經新聞報導稱,今年1月至6月,新成屋銷售年比大減27%;根據房地產研究公司中指研究院的數據,7 月份中國前100大城市的新成屋銷售量比6月份下降13%,比去年同期大減27%。

由於無法獲得現金,許多建商在建的社區大樓被迫停工。上海的易居中國研發研究院的分析師估計,到2022年6月的4年中,約4%的預售屋存在爛尾問題。

因此,現在有300多個建案爛尾的購房民眾拒絕繳房貸,這將對9000 億元人民幣(1330億美元)或 1.7% 的房貸餘額造成影響。

地方政府賣地的收入超過稅收收入

為了避免金融機構不穩定,中國今年向銀行體系注資3200億元人民幣,其中有些資金是地方政府基礎建設債券發行的收入,這些資金已重新導向到銀行。

地方政府本身的財政基礎欠佳。

由於稅收減免侵蝕的收入,地方政府開始嚴重依賴向建商出售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收入,2010年數據顯示,2020年賣地的收入首次超過稅收收入。

但是近一年,資金拮据的建商買不起土地。 2022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年比大減31%,今年將為7年來首次出現年度下降。

上半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大減31%

賣地收入損失,造成嚴重的損失。標普全球估計,到今年年底,多達30%的地方政府可能會陷入嚴重的財務困境,瀕臨破產,需要採取削減支出等糾正措施。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政府計劃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的房地產基金,以幫助開發商獲得資金,來重建爛尾樓,但一位共產黨消息人士說,這種規模顯然太少了。

在過去20年,房地產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據哈佛大學教授羅格夫(Kenneth Rogoff)統計,房地產和相關活動現在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9%左右,高於1990 年底的10%以下。相比之下,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比重平為20%或更低。

羅格夫估計,廣義的房地產相關投資減少20%,可能會使中國GDP萎縮5%至10%,而且房地產和建築業占城市就業的15%以上,是就業市場不穩定的潛在根源。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