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加權指數在6月重挫11.8%後,7、8月連續兩個月上漲,但漲幅僅1.2%與0.6%,反彈力道不強。8月高點來到15475.89後反轉向下,9月的低點摜破7月所創下的2022年低點13928.66,指數再度破底,技術面顯得弱勢。
台股受費半指數續跌拖累,電子指數弱於大盤
國際股市9月收盤同步下跌,市值中型以上之國際股市當中,僅巴西股市小漲0.5%,其餘股市全數下挫。俄羅斯股市大跌16.1%,表現居末。亞洲之香港、韓國與台灣股市9月下跌13.7%、12.8%與11.1%,為相對弱勢區域。美股方面,費半、NASDAQ與標普500指數下跌13.9%、10.5%與9.3%,表現雖較亞股略好,但空頭格局明顯,其中費半指數重挫超過一成,拖累台灣與韓國兩大半導體供應國之股市。
進入十月以來,股市空頭趨勢未變,目前約有近半數之國際股市指數呈現負報酬。美股四大指數漲跌互見,以科技股為主的NASDAQ與費半指數下跌且破底,道瓊與標普500仍維持正報酬。台股受費半指數續跌所拖累,十月下跌2.4%,其中電子指數月跌幅達2.9%,弱於加權指數,金融與傳產指數月跌幅為2.3%與1.4%,跌幅小於加權指數,為相對抗跌族群。
時序進入十月,國內外上市公司將陸續公告第3季財報,台積電與大立光將在10/13舉行法說,本週美股財報法說由金融股打頭陣,科技股自下週開始公告財報,壓軸大戲Apple財報則落在十月底,整體來看,未來三週全球股市主要觀察因素為財報法說,第四季與2023年營運展望則是關注焦點,美元走強對盈餘之影響亦是市場關心之議題。
股市壓力未除,出口持續衰退可能性高
由於近兩年企業獲利高成長,目前面臨高基期與高通膨兩大負面因素拖累,2023年國內外上市企業盈餘衰退幾成定局,也導致股市持續疲軟,本益比也落居低檔。
貨幣政策方面,舊金山Fed總裁Daly表示,失業率需升到4.5%才能使經濟、勞動力市場放緩,9月失業率回落至3.5%,新增非農受雇強勁,顯示美國勞動市場仍舊緊俏,後續升息壓力仍在。目前利率期貨顯示,11月升息三碼機率仍高,公債利率仍有彈升空間,股市壓力未除。
總經數據方面,台灣9月製造業PMI下降至44.9%,連續三個月落居萎縮區間。PMI五項組成指標皆處於緊縮區間,庫存指數本月下跌5.9個百分點,落居緊縮區間。新增訂單則持續緊縮,反映全球需求減緩,台灣出口在第四季與2023上半年出現衰退之機率大增。9月出口總值375.3億美元(-5.3%YoY),年增率為26個月來首次轉負。展望未來,全球經濟持續放緩,廠商去庫存壓力仍大,出口持續維持衰退可能性高。
電子股基期偏高,營運展望混沌
產業方面,電子股因基期偏高,加上景氣敏感度最大,目前營運展望顯得混沌。Apple旗艦款手機需求強勁,iPhone 14 Pro系列預購火熱,其中Pro Max最為歡迎,交貨週期皆較前代iPhone 13 Pro系列延長至5-6周以上,4Q22旗艦款的訂單比例將提高至六成以上,相關供應鏈可留意。
網通方面,美國先後推出RDOF及IIJA政策,積極補助消費者網速升級及電信商擴大網路鋪設,台灣網通業者將顯著受惠。消費性電子需求下滑有利網通廠料況緩解,目前Wi-Fi主晶片交期已從52-60週降至50週以下,料況掌握度較高的網通廠Wi-Fi主晶片交期更降至30-40週;網通供應鏈看好下半年營收動能,主要是近期明顯感受到網通晶片料況緩解,加上海運塞港問題逐漸和緩,對網通廠營運產生正面效益。
傳產方面,疫情期間的嚴格管制,多數民眾無法出國,以國內旅遊為主,帶動國內休閒餐飲及旅遊需求,餐飲及旅館業者第三季來客數穩步走升。業者預期國境解封後,境外旅客需3~6個月才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下半年飯店業受惠國境解封,海外商務旅客與觀光旅客開始回流,住房率將逐季正常化。之前飯店業為維持營運,藉住房與餐飲優惠吸引國內消費者,分走連鎖餐飲業者部分客源。國境解後飯店業將減少優惠,有助餐飲業客源回流,可留意晶華、寒舍、王品、瓦城等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