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於上週五接受東南亞及南亞地區六家國際媒體的聯訪,闡述了蔡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思維、內涵及目標。蔡總統從她過去訪問印度、印尼時的體驗談起,包括對「印度的文化潮流」、「印尼移工對台灣經濟的貢獻」、「新加坡的國家發展格局」等稱許;進而談及台灣作為區域成員的一份子,可以扮演的角色與貢獻,包括「人才資源的分享與培育」、「產業經驗與技術的協助」、「區域產業合作的模式」、「中小企業的動能與鏈結」及「青年世代的交流互動」等面向。
蔡總統沒說清楚,台灣如何透過新南向來解決外部環境的困境及挑戰
蔡總統試圖凸顯台灣自身的經驗與能力,並結合新南向國家的需求與潛力,作為推動新南向政策的思考脈絡,具體擬訂出「五大旗艦計畫」:產業人才發展、醫療衛生合作與產業鏈發展、創新產業合作、區域農業發展和政策論壇與青年交流平台,強調台灣已做好對區域發展付出的準備。此外,蔡總統將新南向政策定位為「經濟和貿易」,而不是地緣政治的考量,認為「新南向政策和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完全不同的模式」,不是政治上的宣示,所以不會與中國競爭。
從蔡總統近期接受媒體專訪的談話內容來看,她有意將台灣對外的發展戰略做完整的論述,這也是對過去一年政策推動的盤整,同時表示未來政策持續推行的意志不變,如筆者曾撰寫的評析所述,近期頻繁接受外媒的訪問,所提及的政策立場與願景思維,都可視為檢視520就職週年的試金石,也可能是為未來政策推展的鋪陳。
唯,新南向政策推出已快一年,所涉及的議題與對象範疇十分廣泛,要在短時間內展現出可觀的政策績效有其困難,更遑論在有限的專訪中將政策有完整的介紹;只是,蔡總統將新南向政策僅設限在「經貿」議題,卻沒有連結到台灣內部社經結構轉變的事實背景、意涵,以及面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外部環境可能面臨的困境及挑戰,台灣應當如何透過新南向來解決?專訪的內文可能篇幅、時間有限,有種意猶未盡之感,實屬可惜!
台灣內部多元族群的社經結構
近年來,台灣內部社會結構已有巨大的轉變,新住民在台灣的人口數將近50萬人,其中,新住民的子女(二代或三代)更突破35萬人,成為台灣五大族群之一,可以說,新住民的茁壯是台灣多元族群的象徵。縱然,將新住民視為單一族群是有過度簡化的疑慮,畢竟新住民來自許多國家,不僅是東南亞的越南、印尼、泰國等國,也包含了來自美國、日本、中國等國家,而這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徵與歷史淵源;此外,族群是否應該有新舊之分,筆者則有不同觀點,認為過度強調差異反而是多元社會發展的困境。
但是,台灣自八十年代開始,社會及經濟結構快速轉變,多元族群是海島型國家走向國際化的表徵,台灣對於新住民的議題討論早已逐漸萌芽,包括公民權益、語言教育、社會階級等;換言之,因為人數已達到一定的數量,政府不得不關注與回應多元族群的需求與意見,從某個面向來看,新南向政策的提出或有「功利」的政治考量,卻也反應出台灣目前社經結構不爭的事實現況。
誠如上述,如果新南向政策只談及「經貿」,卻忽視最為根本的內部環境因素,那和過去政府的南進政策有何差別?筆者以為,正因為與過去不同,所以才會強調「以人為本」的政策思維,而這正是新南向政策的價值所在!
蔡總統上任以來對於新南向政策的重視態度,眾所皆知,政府各部會也積極投入相關政策與預算的規劃,如何在台灣社會內部的結構條件中,並符合國際社會的外部現實環境,正是這項政策必須面對的難題;所謂的外部國際環境,不可諱言,就是中國因素的影響,這也是蔡總統一再強調「新南向政策不與中國一帶一路競爭」的原因所在,以避免東南亞國家有過多國際現實主義的政治顧慮。
南向外部國際環境的中國政治考量
其實,去年蔡總統的就職演說中,針對新南向政策的中國因素已有提到「我們也願意和對岸,就共同參與區域發展的相關議題,坦誠交換意見,尋求各種合作與協力的可能性」,當時便以開放的態度來對應可能的中國反應;換言之,針對中國因素的影響,蔡總統是以合作的立場來拉高對外發展的格局,尤其是區域經貿發展的議題上,台灣雖然要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但並不反對與中國尋求合作的可能,也不會斷絕兩岸經貿的正常交流。當然,中國仍是質疑台灣的政策意圖,持異樣眼光看待新南向政策是「去中化」的一部分,刻意凸顯一帶一路和新南向政策之間的競爭關係。
筆者曾在國際會議中遇到一位馬來西亞的華裔企業家,這位老闆表示許多當地的企業試圖爭取中國一帶一路的政策資源,卻對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無感」!或許這只是偶然的一個意見表述並不代表全部,但也是我政府在推動新南向政策時必須加以謹惕的問題。學理上,國際關係強調國家的「實力原則」,這包括了傳統的國家政經實力與無形的社會軟實力,如果以資本或政治力來看,台灣與中國比拼可能是以卵擊石;但是,若以台灣的發展經驗來延伸對區域的貢獻,可能會是台灣突破中國政治封鎖的選擇途徑之一,這應該是蔡總統提出互惠互利關係的意義,也是對區域「共同體意識」的詮釋價值。
筆者認為新南向政策除了需要經貿資源的投入之外,更需要的是營造具創新力的環境條件,「政策論壇與青年交流平台」應該值得加以關注;只是,如何跳脫傳統政策的官僚作為,將新南向政策注入更具活力的思維,而不是取巧的預算搬移編列或舉辦一些表面風光的產官學活動虛應故事,才不會讓政策論壇與交流平台流於形式,同時方能有助於新南向綜效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