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加拿大美聲天后席琳狄翁(Céline Dion),曾榮獲5次葛萊美獎、演唱《鐵達尼號》經典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8日晚間她透過Instagram發表影片哽咽表示,自己罹患了發病率僅百萬分之一、無法治癒的罕見神經疾病「僵硬人症候群」(Stiff person syndrome)。
席琳狄翁表示因連走路或用原本習慣的唱歌方式使用聲帶都有困難,讓她也無奈對外宣布,全面取消2023年一系列的巡演,並向粉絲致歉。
究竟僵硬人症是什麼樣的疾病?和「漸凍人」一樣嗎?什麼樣的人比較容易得?有哪些預發症狀?有藥可醫嗎?
(延伸閱讀:泰國長公主慢跑心臟病發 皇室聲明已腦死》氣溫驟降 醫:「3大族群」運動前應做評估檢查 )
跟漸凍人不一樣!「僵硬人症候群」盛行率僅百萬分之1
林口長庚神經內科部動作障礙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柔賢,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解釋,僵硬人症候群(Stiff person syndrome)是一種神經免疫性疾病,「基本上就是肌肉會持續一直收縮、不能放鬆,整個人看起來很僵硬的樣子。」
他表示,許多人容易把 「僵硬人症候群」認為是漸凍人,其實不然,「漸凍人的問題是肌肉無力、慢慢肌肉萎縮,導致沒有力氣使出來,但僵硬人肌肉沒有無力或萎縮,只是肌肉持續用力而不能放鬆。」
關於臨床症狀陳柔賢表示有從輕微到嚴重,「因為稱為僵硬人症候群,就代表不是單一疾病,有的患者只有手僵硬,有的只有部分肢體、有的只有下肢、但也有全身。全身比較嚴重的有一種叫PERM(進行性腦脊髓炎併肌僵硬和肌抽躍Progressive Encephalomyelitis with Rigidity and MyoclonusㄝPERM),這會牽涉到吞嚥跟咀嚼的肌肉,就比較麻煩一點。」
陳柔賢指出,僵硬人症候群在台灣真正的盛行率其實不太確定,「但國外報告統計上大約是100萬分之1,非常罕見,比很多罕見疾病還要更罕見(罕見的定義大約是10萬分之一)。」他也提到,僵硬人症候群通常女性比男性多,約是男性的2倍,好發年齡為30至60歲,平均是在40多歲發病。
臨床症狀通常從「脖子」開始
「在1956年這個病剛開始被提到時,講的是僵硬男人症候群(Stiff man syndrome),但後來發現女性比較多才改叫Stiff person syndrome。」陳柔賢也提到,就過往長期經驗觀察,神經退化性疾病男性病患多一些,而神經免疫性疾病則是女性多一些。
關於「僵硬人症候群」的致病機轉,陳柔賢解釋,「它是種非常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身體會產生GAD免疫性抗體,這個抗體會去攻擊自己某些神經放鬆的機制。我們肌肉收縮也要放鬆,這個抗體產生會使病人的肌肉沒辦法放鬆。」
他表示,僵硬人症候群臨床症狀常常是從脖子開始,「病人會主訴說脖子很僵硬,慢慢變成背部很僵硬,然後覺得肚子也硬硬的、走路不太順,這時候大概一定會來看醫生。」陳柔賢表示這時會請患者側身,「我們看他的側面,正常人的腰會有一個輕微的彎曲度,有僵硬人症候群的患者彎曲度會更彎一些,如果要他向前彎腰可能彎不下來,會再請他翻過來看肚子,肚子通常可以看到肌肉的收縮。」
為什麼僵硬人症候群患者連走路也會走不好?陳柔賢解釋,「因為這樣肌肉收縮的情況會從頸部跟軀幹慢慢蔓延到大腿肌肉,手也有但相對比較少,就會懷疑他可能是僵硬人症候群,然後安排肌電圖的檢查。」他表示,肌電圖的檢驗方式為用一細針扎進肉裡,「要病人不要用力,正常人這根針是偵測不到任何肌肉放電的圖形,但僵硬人的肌肉會出現持續性肌肉收縮現象,這時候大概就能判斷他有這個問題。」
「僵硬人症候群」有藥可醫嗎?能痊癒嗎?
至於要如何治療?
陳柔賢表示治療上因患者肌肉一直收縮,主要使用肌肉鬆弛劑在末梢肌肉或中樞性肌肉,「如果效果不好就再用第二型治療─免疫球蛋白,如果還不好就用血漿置換術,不過血漿置換術目前還未有大規模的臨床研究。」
他也表示,「雖疾病的進程不見得能夠修改,但疾病一開始的種類就很多種,有的快有的慢,慢的話就是慢慢進行,只要控制他的症狀就好。」
問到如何預防,陳柔賢表示「僵硬人症候群」基本上是一個免疫系統的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像是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症、NMO(Neuromyelitis Optica 視神經脊髓炎),這些都是免疫系統的疾病,如何預防、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到,很難確切知道,就像我們也很難知道為何北美的多發性硬化症比例比東亞還多。」
他也提到一般民眾總是希望疾病可以被醫好,但很多時候疾病是不可逆的,「我長年從醫的心得是,像高血壓、糖尿病都不會好,吃藥控制數值但沒辦法痊癒,疾病的進程基本上不太會被藥物修改,藥物主要就是控制疾病的症狀,但如果沒有症狀能比較好過日子,還是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