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出的城市書香


編按:《城市的36種表情》作者楊子葆,透過旅人的眼睛以嶄新的目光,觀察城市在各時代獨特的面貌,發現快速發展社會下的城市變遷。被視為巴黎城市印象的街頭傳統都市家具,在時空的變遷下同時保有傳統歷史記憶以及不同時代的風格。

文/楊子葆

台灣其實是個獨特而急遽發展到常常讓人迷惑的地方,這兒的都市生活與都市地景,幾乎每十年就有一番大變化。而過去20年裡,令人印象深刻的變化之一,是24小時營業、全年無休的便利商店,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並深入都市居民的每日生活裡,而台灣人俗稱「柑仔店」的傳統雜貨舖則漸漸在都市中銷聲匿跡。隨著雜貨舖淡出的,還有一些功能相近的老市都市設施,像是從嫌林立街頭、與公交售票亭結合的書報攤,現在幾乎完全不存在於年輕一代的記憶裡了。

這種每10年,或每20年就要經歷一次將舊都市記憶完全拋棄出清,以容納新都市印象,所謂都市文化「創造性摧毀」(Creative Destruction)的發展模式,使得不同世代缺乏對同一座城市的共同經驗與可分享記憶,非常讓人遺憾。

營造巴黎城市印象的街頭傳統都市家具

就拿書報攤這一個小小的事物來說吧,巴黎經驗就可取得多。

十九世紀中葉,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巴黎的格局不能適應龐大遽增的人口,因而被窒息」,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於是指派活力充沛且意志果決的奧斯曼男爵(Baron Haussmann, 1809-1891)擔任塞納首長,來推行他心目中的「都市現代化工程」,將巴黎面貌做了大幅度的扭轉。

除了大刀闊斧的公共建設之外,這位見林又見樹的市政官員奧斯曼,還邀請當時的知名建築師設計包括墨綠色鑄鐵式書報攤、海報柱、公共廁所、公共座椅、街燈等一系列十九世紀風格的街道家具,確立了巴黎都市家具的傳統。大約有一百年的時間,巴黎幾乎一絲不苟地堅守著這項優良的都市家具傳統。

但法國人始終是個喜愛創新的民族,不耐煩永遠活在傳統中。1977年席哈克(Jacques Chirac, 1932-)當選巴黎市長之後,有心效法偉大前賢的做法,全面整建首都的都市家具,因此確立了兩項看似矛盾的基本原則:

一方面重建那些已成為巴黎象徵的「舊式」都市家具,使之成為花都「不變的標誌」之一;另一方面,反對規格化的都市生活框架,並因此創造「時代風格」的新款都市家具,以實踐他自己常掛在嘴上的口號:每一代巴黎人都應該「活在屬於自己的時代裡」(vivre avec son temps)。

席哈克邀請了一些民間都市家具公司,一起推動他所策劃大規模的「首都都市家具改造計畫」。

遵循前述兩項基本原則,這些公司依方面參照古老的設計圖,重建如「毛利斯海報柱」、「伊多爾夫街燈」、「瓦拉士噴泉」,以及十九世紀樣式的書報攤(Kiosque à journaux)等等傳統都市家具。

另一方面,這些都市家具公司也與市政府配合,主動邀請藝術家與設計師,或者以公開競圖的方式,徵(評)選出新式都市家具。最有名的例子,就是1978年競圖產生的「廣告人」(Publicitor)新式書報攤。這款以透明玻璃和銀色金屬管構成、現代感極強的書報攤,與巴黎傳統書報攤風格大相逕庭,帶來嶄新的感受,又保有原來的功能。

 

同時,巴黎市政府還以行政立法的方式保護十九世紀即已出現在塞納河兩岸,總計大約九百座墨綠木箱的露天舊書攤,席哈克市長並在1993年簽署法案明定其規格材質。這些被法國人稱之為Bouquiniste的舊書攤,裝載著超過三十萬冊古書與舊書,和大量的舊雜誌、舊海報、舊明信片、舊郵票、黑膠唱片,以及原本與複製的畫片、書信手札等數位時代來臨之前的藝文產物。露天舊書攤綿延大約三公里,成為巴黎重要一景,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因此稱塞納河為「世界上唯一倘佯在兩排書架之間的河流。」(the only river in the world that runs between two bookshelves)

新舊相映的巴黎書報攤,以及獨一無二的塞納河畔舊書攤,不但給巴黎帶來濃濃的浪漫書香,也展現了花都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的氣魄與美麗。

其實即使沒有反映時代精神的新型書報攤,作為城市文化景觀的重要象徵,曾經存在過的舊式書報天也應該保留,就算在快速發展過程腦袋過熱一時不察中失落了,也應該在冷靜下來之後設法重建、重現,這樣的空間,才是一座有連續記憶、能累積情感、可以孕育文化的城市。看看歐洲其他城市,柏林市區堅持以石片疊建屋頂、造型樸拙的小型書報亭,以及里斯本、威尼斯、馬德里街頭散見大小不一、或新或舊的書報攤……,都讓人欽羨不已。

書報攤,乃至於舊書攤,這些不起眼的街道家具,在某一個層次上隱隱透露出一座城市的市民,在追求當下現代化效率生活的同時,是否願意分享、延續傳統所留下來的空間紋理、都市印象與文化生活功能?經歷過「創造性摧毀」發展經驗的台灣都市,是否有依先能以新的情感、態度與新的做法,讓曾經存在過的書報攤重建,或讓1960年代知名的台北市牯嶺街舊書攤重現?

 

內容來源:作者/楊子葆 (《城市的36種表情》由馬可孛羅出版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每一個老招牌都是經濟變遷的縮影

二代西服職人接力守護鹽埕老商場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