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預估今(2022)年超徵稅收將達到4500億元,再度挑戰史上最大超徵金額,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先前發文指出,應該把這些錢慷慨分享給底層民眾,並警告政府如果跟人民斤斤計較,恐怕將會丟掉政權;對此,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鄭秀玲也表達認同,她建議,政府應透過發放1萬元的現金紅包,還財於困頓的人民。
(更多新聞/稅收超徵4500億 「天文超徵」能還稅於民?專家:關鍵在政府數字管理失靈)
謝金河示警: 跟人民斤斤計較的政府,恐怕會丟掉政權
總統蔡英文近日回應九合一選舉敗選,承認執政團隊所看到經濟數字,與人民實際感受有落差,因此要檢討、檢視。
謝金河日前在臉書上發文轉述一位企業界重量級人士看法,他表示,政府今年稅收超徵4500億元,不考慮還財於民,這樣的黨,選舉大敗是必然的事,該名企業界人士更警告,小英總統如果沒有趕快醒來,「民進黨必輸掉2024的江山」。
謝金河也認為,這些年台灣的經濟數據非常好,但這是台灣半導體產業所創造出來的美好;反觀底層社會是苦的,尤其疫情擴散這3年,受害產業眾多,使得中央施政數據表現良好,但民眾卻無感,而這個代溝愈來愈大,執政者卻不知。
財政部公告今(2022)年前11月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累計實徵淨額3兆797億元,已比全年預算數高出3554億元。攤開主要的稅收成長,謝金河指出,營利事業所得稅前11月實徵1兆138億元、成長46.9%;綜合所得稅課實徵6200億元、成長24.3%;營業稅則實徵5237億元、成長8.4%,顯見稅收的超徵完全來自於企業。
「跟人民斤斤計較的政府,恐怕會丟掉政權!」謝金河認為,如果政府愛民如子,應該學學美國前後任總統川普、拜登,直接把支票寄到每個人手上,但台灣政府的紓困措施卻經常論斤秤兩、不夠大器,這恐怕也是仇恨值增加的原因之一,他強調,政府如果懂得把取自大企業的錢,慷慨分享給底層民眾,相信結果會有不同。
(更多新聞/稅收超徵》王鴻薇提出「還稅於民」 吳怡農主張「以稅還債」)
發「現金」跟「退稅」意義大不同
面對謝金河的疾呼,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鄭秀玲也表達認同,認為超徵稅收的一部份應還財於困頓的人民,她指出,這幾年表現亮眼、有獲利的產業是,專注於出口的資通訊、生技及傳統製造業等,但反觀,從事觀光、旅館、餐飲、按摩、美髪、運輸等內需服務業卻大受疫情影響,這些業者不但沒賺錢甚至還虧本,因此「經濟不是全面好」。
隨著政府預估全年超徵4500億元,鄭秀玲建議,因應年關將至,政府或許可以匯1萬元現金到每位公民帳戶,當作是過年紅包,對於老年人而言,口袋有錢會很安心,年輕人拿到紅包也會消費、促進經濟;對於有納稅的民眾來說,過年紅包也等於達到「退稅」的概念,加上內需服務業已逐漸復甦,政府不用擔心給現金,民眾會不消費,這些錢是可以促進內需經濟,有消費未來還是有稅收。
但鄭秀玲強調,她所提議的過年紅包,與國民黨北市立委補選候選人王鴻薇所提的「退稅」有很大的不同,「退稅指的是退給有繳稅的人,但很多基層的民眾根本沒繳稅,如果依照退稅,這些基層、中低收入戶根本無法拿到。」
鄭秀玲:消費券緩不濟急,應還財於困頓的人民
鄭秀玲認為,若是印消費券不但有製作成本,效益上也緩不濟急;發放現金則與台灣農曆過年拿紅包的文化契合,且過去前美國總統川普在疫情期間也同樣發支票紓困,換句話說,這不是台灣所獨創,否則基層老百姓手上沒錢,這個年會很難過。
鄭秀玲也強調,台灣資通訊產業、生技及傳統製造業等部門有賺錢,政府應把這些有賺錢企業所實徵的稅收,分給生活較為困頓的內需服務部門,某種程度也是部門所得的移轉,如果透過發放現金給每一位,如此才能真正把幫助到基層的老百姓,這也是一種所得重分配。
不過,有財稅學者則認為,由於總預算加特別預算還有赤字,因此,「超徵稅收」應優先還債或減少舉債;鄭秀玲指出,從財政紀律的角度來看,雖然目前看起來超徵稅收沒辦法拿去還債,但發放現金有如「投資」,因為發放現金、促進消費也會讓未來的稅收跟著增加,一來可以達到促進疫後經濟復甦、二來適逢過年的時間點,發放現金促進消費的力道也會加大。
鄭秀玲強調,執政者應該好好想想,如何協助基層的老百姓度過這個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