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大癌症發生排行出爐!
國健署於去年12月29日公布109年國人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依據衛福部公布109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較108年增加725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11.3人,較108年下降4.6人。癌症時鐘比去年再快轉,每4分19秒就有一人確認罹患癌症。
109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8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大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延後1歲,皮膚癌早1歲,其餘與108年相同。部分發生年齡中位數較全癌症早的癌別,口腔癌及子宮頸癌為58歲、乳癌及子宮體癌為56歲、甲狀腺癌為50歲。
依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排行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除了胃癌與皮膚癌、子宮體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序位互換,其餘排序與108年相同。
其中大腸癌蟬聯15年為國人癌症榜首,胃癌往前至第8位,皮膚癌往後至第9位,108年原排行第10位的子宮頸癌也往後排名掉出十大排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則是上升排名位置為第10位。
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下降》醫:跟新冠疫情有關
而109年十大癌症排序就男女性別分開看,男性與108年序位相同,女性胃癌往前、皮膚癌及子宮頸癌序位往後,其餘與108年序位相同。
109年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3,893人,109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6.2人,較108年減少9.2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 、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08年序位相同。
109年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8,086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92.8人,較108年增加0.1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08年相比較,皮膚癌及子宮頸癌往後至第9、10位,胃癌往前至第8位,其餘序位與108年相同,109年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頸癌。
「觀看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但以標準化發生率來看,大多都有下降的現象。」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前台北榮總放射線部主治醫師錢政平指出,此現象可能與COVID-19疫情影響相關,「新冠疫情從2020起開始在國內蔓延,尤其在去年感染人數來到最高峰,為配合防疫醫院也啟動降載,民眾主動篩檢的意願也明顯大幅下降。」
發生率前五大癌症,哪些群族、哪些檢查一定要做?
那麼針對十大癌症發生率來看,有哪些檢查是建議民眾一定要做的呢?錢政平整理出前五大癌症健康檢查:
1. 大腸癌
前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內視鏡室及超音波室主任、成美腸胃專科診所院長陳炳諴接受《信傳媒》訪問時解釋,大腸癌早期的明確症狀並沒有特異症狀可拿來做診斷,需要靠病史詢問及篩檢政策,並搭配高品質之大腸鏡檢來將揪出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目前乙狀結腸鏡無論在國內跟國外都已經較不建議用來篩檢,主要是沒有很好的證據顯示跟全大腸鏡有相等的大腸癌保護效力。」
陳炳諴提醒,在評估大腸癌風險中,有高風險的家族史病人必須提早開始篩檢,高風險家族史包括:
(1)家族中有2個一等親不論診斷時的年紀,只要患有大腸癌或進行性大腸腺瘤(advanced adenoma;指大於1公分以上腺瘤、或病理上有絨毛狀villious成分、或是高度分化異常high grade dysplasia)。
(2)家族中有1個一等親在未滿60歲以前就被診斷出大腸癌,或進行性大腸腺瘤的病人。
陳炳諴表示,若符合上述任一條件,此病人開始篩檢的年紀就是其一等親診斷大腸癌時的年紀減去10歲;或是40歲即開始(要選算起來較年輕的那一個歲數),篩檢的工具是大腸鏡,且須每5年做一次全大腸鏡檢查。
「若是家族中有一個一等親在超過60歲以後被診斷出大腸癌或進行性大腸腺瘤的病人,風險相對較低一點,但仍須於40歲開始接受大腸鏡檢查;且每10年做一次全大腸鏡追蹤。」陳炳諴提醒。
陳炳諴也補充說明,有少數基因遺傳性疾病會有相當高機會產生大腸癌,如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又稱為Lynch syndrome)及「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都有很高的罹癌比率,須更早及更頻繁的進行大腸鏡篩檢。
至於一般風險族群且無症狀的民眾,陳炳諴建議由50歲開始開始接受篩檢直至75歲。他表示,因國內外大型研究都顯示大腸癌有9成以上都發生在50歲以上。「篩檢方式在美國是建議50歲即做第一次大腸鏡檢,之後每10年一次大腸鏡檢;若不願意一開始就做大腸鏡之病人,則建議每年用糞便潛血免疫法做篩檢。」
(延伸閱讀:《信傳媒》整理大腸癌專題)
2. 肺癌
過往大多數人認為可利用胸腔X光攝影當作是肺癌篩檢工具,但因傳統X光攝影盲點多、偵測敏感低。針對肺癌,目前國際醫學證實建議應利用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可幫助找出早期肺癌。國健署今年也已將LDCT納入癌篩補助項目中,符合規定資格對象有提供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錢政平指出國人罹患肺癌者,約6成沒有抽菸習慣,超過90%的女性肺癌患者是從不抽菸,背後成因可能是來自於自空污、2手/3手菸、油煙等。他建議,「無論是否有無抽菸習慣、家族史者,可在40-50歲這個階段,主動為自己安排一次LDCT,後續再依照醫師建議定期回檢追蹤。」
(延伸閱讀:肺癌連續18年居十大癌症死因之首...為何近年台灣女性肺腺癌發生率超越男性?)
3. 女性乳癌
國健署提供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衛福部已有實證研究發現,2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能降低41%的乳癌死亡率,並減少30%的晚期乳癌發生率。
錢政平指出,女性乳癌近年發生人數年年成長,且有明顯年輕化趨勢,台灣乳癌發生的平均年齡相較歐美提早10年。他提醒所有婦女,「從20歲開始就須主動關心自身乳房健康狀態,除自我檢查外,20-44歲年齡階層者,由於年輕女性的乳房比較緻密,乳房X光攝影對於緻密型乳房偵測的敏感度較低,建議可安排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可幫助評估乳房中是否藏有腫塊。」
台北榮總外科部部主任曾令民,接受《信傳媒》電訪時也強調,年輕型乳癌有較多議題可以更多探討,包含遺傳性、家族史、生育等,建議婦女平常還是要多自我檢查、定期到醫院找醫師檢查一下,是最安全的作法。
(延伸閱讀:乳癌復發肺轉移如何治療?家族癌症病史是「年輕型乳癌」的主因?醫師完整解析 )
4. 肝癌
B、C型肝炎為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來肝炎在藥物治療上都有很好的成效,B肝、C肝的患者務必要定期追蹤,且評估抗病毒藥物之治療,避免讓肝炎惡化成肝硬化及肝癌。
錢政平提醒民眾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定期安排健檢是預防肝病變的關鍵,可利用抽血(天門冬胺酸轉胺酶GOT、丙胺酸轉胺酶GPT、甲型胎兒蛋白AFP)結合影像檢查(腹部超音波)為肝臟做好初步防守。
(延伸閱讀: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84歲肝癌病逝》初期無症狀...醫:肝癌「6大警訊」要注意 )
5. 口腔癌
台大口腔外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鄭世榮指出,口腔癌患者以40-60歲男性居多,普遍為勞動階層,常因菸、酒、檳榔等生活習慣導致癌症發生。
目前國健署有提供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有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或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者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鄭世榮也提到,長期慢性刺激是口腔癌發生的主要成因,約9成口腔癌患者都有嚼檳榔的習慣,其他像吸菸、喝酒、陽光照射過度(唇癌)、不良口腔衛生、尖銳的蛀牙或殘根、製作不當或破損的補綴物(如假牙、套子)及長期營養不良等,也會有較高機率誘發口腔癌發生。醫師建議有上述危險因子者務必定期請專科醫師做口腔檢查。
(更多閱讀:台灣男性常見癌症第4名》「口腔癌」適合用內視鏡或達文西微創手術嗎?口腔外科醫師解惑 )
「5項防癌檢查」可降癌症死亡率、提高存活率
國健署也指出,依WHO及實證醫學證明,5項防癌檢查(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統計資料分析顯示如下:
1. 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對於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男性,可降低26%口腔癌死亡風險。
2. 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1次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3. 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
4. 乳房X光攝影檢查:每2年1次乳房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
5. 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依據國際研究實證,LDCT可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
癌症為國人長年10大死因之首,錢政平也指出許多民眾面對癌症,常是等到發生明顯不適症狀、甚至是拖延至無法忍耐,再緊急就醫,「此時癌症的進展可能已發展至晚期,錯失黃金治療時機。」醫師也提醒民眾定期癌症篩檢能幫助早期發現異常,早期接受治療可有效延緩癌症惡化情形、降低死亡率,甚至是可阻斷癌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