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迎面而來穿著褲裝的女子已經見怪不怪;若是打扮特別帥氣,說不定還會多看上兩眼。然而事實上,女著褲裝是到近代才出現的普遍現象。在這之前,女性以裙裝為主,社會上甚至會以服裝配件作為性別劃分的依據。
因此當 16、17 世紀的英格蘭女性開始流行穿上男性服飾時,著實把當時某些男性知識份子給嚇壞了,他們把這樣的女人稱為「陽剛女」(hic mulier);而且寫了不少文章來批評這群陰陽倒錯的「男裝女子」。
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林美香長期研究「歐洲服飾史」,對 16 世紀英國的「陽剛女之亂」相當感興趣。
林美香的研究起點是從「女性與政治」開始。在她的第一本著作《女人可以治國嗎?》中,便將目光鎖定在英格蘭女王瑪麗女王(Mary I)、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兩位女王身上,藉此探討性別與權力的關係。其中,熱愛穿各種華服美飾、天天換裝(還一直問人家哪套衣服最適合我呀)的伊莉莎白一世,成功地吸引林美香的注意力,讓她開始好奇伊莉莎白的服裝語言是什麼。
「我對她的這些衣服想表達什麼意義很感興趣。過去人們研究服飾多從藝術史的角度切入,但服裝有其語言、思想、論述脈絡在,既是一種符號,也是穿衣服的人的象徵。」林美香說。
從白領藍領看地位象徵
何謂服裝是一種符號?最簡單的例子是廁所門上的「男女廁標示」,男廁跟女廁最常用的區隔符號,「就是一個穿裙子、一個穿褲子」,對吧?
那象徵呢?林美香舉例,我們常用「藍領、白領、粉領」來象徵不同勞動性質與社會地位的族群,分別對應到「勞工階層、坐辦公室的男性、服務業女性」,但為何是用「領子」來區分,又為什麼是藍色、白色跟粉色呢?最早是因為十九、二十世紀工廠興起時,工人的制服通常是粗厚藍色布料製成,耐髒耐磨。相對而言,白色衣服需要時常清潔和維護,多了一筆開銷,這就將「藍領、白領」的社會地位象徵明顯區分開來。至於粉色的象徵也很直接:柔和的、沒有攻擊性的顏色,多象徵著照顧他人的女性角色。
從這兩個簡單的例子可以發現,服裝傳遞的資訊跟認知,遠遠比眼前看到的布料還要來得多更多。
身分定義 VS. 個人風格
事實上,在 16 世紀的歐洲人眼裡,衣服可不只是穿在身上蔽體的布料而已,衣服是身體的延伸,也就是「Body’s Body」(身體的身體)。特別是在性別識別上,宗教與社會風氣都規範人們「男生就應該穿男生的衣服、女生就應該穿女生的衣服」。
林美香進一步解釋:不過 14 世紀前,男女的服飾差異並沒有這麼大,都是穿著「垂掛式」的長袍,就像我們在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上看到的服裝。
14 世紀(大約是文藝復興開始的時期)之後,歐洲人發展出「縫合式」的服裝工藝,讓布料可以緊貼身形、展現身體曲線後,男女服裝的區別才慢慢大了起來,衣服的樣式、可以玩的變化也才多了起來。
這個轉變,不僅讓衣服成為「定義性別的重要物品」,同時也讓衣服成為「個人特色風格的展示品」。
正是衣服的這兩個功能,在 16、17 世紀的英格蘭社會引發衝突。
林美香表示,18 世紀之前時尚的發展趨勢方向大體上是「從貴族往平民、從男性往女性」(雖然也有例外),也就是時尚先驅往往是貴族和男性先風行,然後再傳往平民跟女性,當時女性的時尚總是跟在男性後面模仿。
所以,當英格蘭貴族女性 把當時男士流行的服裝配件,例如「大布列夾衣」(doublet,男用緊身上衣)、「皺褶領」(ruffs)和插著羽翎的「有邊立帽」(hat)等男性服飾「偷用」到自己身上,穿在裙子上面跟女性服飾混搭,或是裝扮得像個帥氣的男子—— 甚至是女王陛下開始帶頭追上、引領時尚風潮時,這個「男尊女卑」的趨勢將受到挑戰。
這引來當時較為保守傳統的男性文人,寫了好幾篇用字遣詞嚴厲的批判文章,在英格蘭社會引起軒然大波。「陽剛女」及「陰柔男」兩個詞便在當時出現。當代文人以拉丁文陽性指示代名詞 hic, 配上陰性詞「女人」(mulier),構成了「陽剛女」(hic mulier)一詞;以拉丁文陰性指示代名詞 haec,放在陽性詞「男人」(vir)之前,而有了「陰柔男」(haec vir)。如此使用語言,顯示該現象已擾亂原本「陽/陰」、「男/女」的秩序。
另外像一個叫加斯科因(George Gascoigne)的人,也寫了一首嘲諷詩諷刺這些「混搭男裝的女子」:
她們是什麼?女人嗎?怎麼穿著男人的衣裳?
穿著荷蘭的大布列夾衣,配上有切口的背心?
戴著西班牙的飾扣、法國來的皺褶領,
還有插上羽翎的立帽,招搖著她們的浮誇。
她們甚至真的可以去召喚男人!
也許看在 21 世紀的現代人眼裡會有些荒謬,「不過就是女生穿了男生的夾克,下面還是穿裙子啊,為什麼就分不出性別了呢?現在女生穿褲子也不會被誤認為男生啊!」
「這就要回到當時的歷史脈絡,才能理解為什麼寫文章的人會這樣想。」林美香說,且不提女生開始穿褲裝其實是 20 世紀才出現的情況,16 世紀的人們的「宗教世界觀」跟「性別觀」和當代的我們相當不同。
「先生是太太的頭」:男性的領導價值觀
在基督教的價值脈絡中,耶穌是教會的頭、先生是太太的頭、君主是人民的頭,因此你可以想像「頭部」是代表權威、引領身軀的;而《舊約聖經》則告誡人們:「婦女不可穿戴男子所穿戴的,男子也不可穿婦女的衣服,因為這樣行為都是耶和華——你上帝所憎惡的!」
因此當女性在上半身甚至頭飾上穿戴男性的服飾時,不僅挑戰了男性的權力地位,還違反了上帝的規範。
另一方面,16 世紀的性別觀是這樣的:一個人的「體液」溫度能量狀態,會決定他的性別;溫度高、能量強就會把器官往外推而成為男性(陰莖是外推的器官),溫度低、能量弱的人則相反,器官會內隱而成為女性(陰道是內縮的器官)。
換句話說,當時的人認為,一個人的想法、對自己的認知,是有可能改變他的性別的!一個穿著男裝久了的女生,會因為想像自己是個男性,而擁有陽性的、高溫的能量,讓他長出陰莖,從女性成為男性!
(看吧,這就是為何衣服之所以是「身體的身體」的原因。)
天啊,這還得了嗎?照這個觀點來看,穿男裝的女生就好比全身插滿了陰莖走在路上一樣可怕!
怪不得在當時為文抨擊男裝女性的人眼中,這些「陽剛女」是「半男半女」的「怪物」;女生穿男裝是件嚴重的大事,因為會破壞社會秩序、挑戰國家安全、顛覆上帝的旨意。
衝突來自對失序的恐懼
不過,這些女生為何穿男裝的真正原因,並沒有白紙黑字的文獻記載;林美香從男性文人的文章中推測,她們穿男裝的動機可能相當簡單:「我們沒有要改變自己的性別,我們還是願意守規矩好好當個女生,只是單純覺得混搭男裝的自己好看、漂亮、很有魅力而已。」
對她們來說,混搭男裝很可能就像我們在 IG 上 PO 自己的穿搭照一樣:展現個人的個性、風格與魅力。
然而「展現自己的魅力」卻嚇壞了男性。
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認為「女性/陰性特質」應該是「保守、含蓄、羞怯、端莊、柔弱」的,像這樣大咧咧、勇敢地展示自己的女性魅力,已經是一種「男性/陽性特質」了,當時保守派的男性覺得這些陽性特質不應該出現在女性身上。
當然,歷史是複雜的。林美香說,抨擊「陽剛女」的現象背後,可能還有許多間接的因素跟動機,例如文人可能是藉批判男裝女性,行政治批鬥之實,抨擊帶起男裝風潮的王后安(Queen Anne of Denmark, 1574-1619),以及宮廷中性別秩序的混亂,暗示當時的政權「斯圖亞特王朝」是個失職、該被淘汰的政權。
另外,由於男性長期與權力劃上等號,因此女性也很有可能透過穿男裝來滿足自己對於「男性擁有較自己高的身份地位與權力」的妒羨感。
再加上,16 世紀是一個人們危機感很強、對秩序相當要求的時代,因此不難想像當這些「女性自我表達」「不小心」挑戰了「社會根本秩序」的時候,會引起多大的反對。
回到 21 世紀,即使我們拜現代醫學進步所賜,已經很清楚知道男女性別的生理差異,但面對不同族群與現象仍有程度不一的擔心、恐懼與怪異感,這點或許能和16世紀的人們有些共鳴:
人們害怕的,始終是現有的安穩秩序跟認知被挑戰、破壞。
本文授權轉載自人文·島嶼平台,原文連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