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執政將滿週年,時代力量決策小組首度全員出席,執政黨主席黃國昌先是肯定民進黨對於不當黨產、轉型正義工程的重要進展,不過智庫執行長林世煜旋即開砲,「人民從隊友變豬頭」,直指前瞻基礎建設沒有做到良善溝通,「甚至是把人民當敵人。」林世煜認為,若往後的未來都是那麼粗暴的話,那民進黨未來要走下去很困難。
憲政改革才能治本
藍營智庫在蔡政府執政週年的民調指出,蔡英文在「食品安全」和「兩岸關係」的項目中最為民眾所不滿,7成民眾對食安沒信心,5成民眾認為台灣的外交與參與空間更為險惡。黃國昌表示,蔡英文對北京政府、中國釋出的善意已經夠了,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得到相對的善意,因此蔡英文必須要思考,把權力託付給她的人民,對於台灣主體性有什麼堅持,對於把台灣打造成正常化國家有期許。
黨團總召徐永明則從相關法案的角度來看,已於16日提案修法,希望將過去由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負責監督的陸委會,改由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負責。在實務上,外委會常討論對中關係,但主委經常只派事務官備詢,不符合現實與議事效率;概念上因為中國與台灣是清楚的「國與國關係」,台灣因此能朝「正常國家」前進。
針對這項修法,民進黨團書記長李俊俋則表示本會期沒有時間處理,但徐永明也批,「從蔡總統上台以來,哪一天不是最關心兩岸議題?」林昶佐認為蔡政府到目前還有沒清楚的憲政改革輪廓,憲改的優先順序究竟如何並不清楚,原民政策、青年公民權利、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都得透過憲政改革才能治本,事倍功半。林昶佐指出,「福建省政府」、「台灣省政府」、「蒙藏委員會」的存在都是「大中國思想」,都是因為憲法作為根本大法,沒有啟動改革,所以無法清楚說明國家定位。
青年友善政策在哪裡?
33歲的立委洪慈庸則認為自己是青年的代表,在與青年族群的互動中,可以明顯感受到青年對於蔡政府一年來的執政情況是略有不滿,因此提醒蔡政府要加強施政,否則將距離越來越遠。洪慈庸認為蔡政府在「就業」、「勞動」、「育兒」、「托老」、「打房」都沒有積極的政策,態度猶疑。洪慈庸的觀察與民團統計資料不謀而合,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關注世代正義連線,透過網路問卷調查,青年給目前的執政團隊打了45分,
關注世代正義連線召集人葉大華指出,相較於2015年的調查,15歲至35歲青年對時代力量好感度從15%大幅躍升至49%,民進黨好感度則大幅下滑20%,從28%滑落至僅剩8%,有超過一成的青年認為「勞工政策」與青年的期待最背道而馳,「這是青年給民進黨的警訊。」
年輕人到底要什麼呢?6成青年認為最需要的前三項政策分別是「保障建教、實習生權益」、「促進青年就業」與「推動修憲降低十八歲公民權門檻」,前兩項都與勞動政策有關係,顯示青年困境亟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