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國造」進度出現變化,海軍在向立法院所提出的報告指出,原型艦可望於2024年5月完成下水節點後,預計2025年11月完成測試交艦;此說直接推翻原先台船及國安高層所提,今年9月就要下水的說法。
潛艦國造原型艦下水訊息極為混亂,在2020年軍方釋出要在2024年下水,惟自去年初起,即多次傳出原型艦可於今年9月下水。
為何前後時程差距如此之大,首先得釐清何謂軍艦下水。
備役海軍上校、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王志鵬對此稱,潛艦與水面艦對「下水」的定義完全不同。
(更多新聞:國安高層擬提出3千億元潛艦軍事特別預算 政策急轉彎惹爭議)
潛艦與水面艦大不同,蔡英文任期結束前完成下水
水面艦是完成外殻、主機、推進系統與俥葉後即可從乾塢或地面滑入水中,即為水面艦的下水,後續再安置作戰系統。
至於潛艦部分,王志鵬解釋稱,則要所有裝備先裝上壓力殻,再結合船段與外殻後,先於船塢內完成測試,再放水進行「靜水壓」測試,即便在船塢放水仍不是潛艦真正的「下水」。
王志鵬強調,必須在船塢內完成測試後,再將潛艦拖出船塢靠泊在碼頭浮在水上,此時,才是潛艦所謂的「下水」。
王志鵬強調,今年9月如果軍方不配合,就不會有所謂的提前下水;如果頂不住政治壓力配合辦理,就會是為了大內宣所做的「政治下水」。
根據海軍的報告,今年才要完成「封殼 」及「豎桅」,明年5月下水後,再於後年11月完成交艦。亦即,會在總統蔡英文任期結束前,即會正式完成下水進度。
英國核發對台輸出許可,前後相加共有50份
此外,《路透社》亦報導,英國政府在去年,曾核發25項出口台灣的執照,其中包括「潛艦零件」和「潛艦技術」,總值高達63億元台幣,讓英國對我輸出潛艦技術與裝備一事曝光。
早已掌握相關訊息的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稱,其實英國政府從2019年10月在「technology of submarine」這個品項簽發第一張輸出許可後,涉及潛艦之輸出許可加起來總計共有50份。
張競指出,其實英國相關網站早就公佈對我核發涉及潛艦輸出許可,但基於國內主其事者動輒就聲稱相關造艦計畫為「絕對機密」,但卻屢次主動透過媒體對外放話,並且攻訐質疑該案進度者,因此不願主動將此資訊向媒體曝光。
但張競強調,所有國際軍售都要有輸出許可才有保障,絕對沒有不需輸出許可的秘密軍售。
「聲稱不需輸出許可,那是軍火掮客故弄玄虛,絕對不是正派經營途徑。」張競稱,現在曝光後,就要看倫敦能否扛得住北京的壓力。
輸出許可時間有落差,海軍成時間旅人「提前」取得
事實上,不只原型艦下水的時間出現前後不一的情形,就連輸出許可取得時間也出現落差。
國防部參事邵維揚在任海軍海發中心主任時,曾於2018年12月26日在立法院表示,潛艦所有主次裝備,包括紅區裝備,都已取得輸出許可。
不過經查詢英國輸出許可證資訊,多項對台灣的潛艦裝備與技術輸出,是直到2022年9月才核發,比邵維揚所提出的時間,還慢了3年9個月。
軍事專家也提出另一個疑點,如果潛艦裝備尚未到齊,細部設計圖就有可能尚未完成,難以排除整體進度因此延宕,原定後續艦的相關預算,勢會連動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