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冤家宜解不宜結。」但對曾結下樑子的國家而言,國仇易結不易解。最近卻有兩個例外,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日本與韓國。
俗語說:遠親不如近鄰。但國際社會上的世仇,都是鄰居─印度與巴基斯坦、英國與愛爾蘭、蘇丹與南蘇丹、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族繁不及備載。因為宗教、種族所造成意識型態的差異,民族主義與國族主義掀起的仇恨,引發領土與國家主權的衝突,成為地緣政治的爆點。
沙烏地阿拉伯(以下簡稱「沙國」)與伊朗就是最好的例子。
代理人戰爭加劇區域衝突
兩國身為中東的強權,伊朗與沙國各是什葉派與遜尼派的教主,2016年,沙烏地阿拉伯處決一名什葉派神職人員後,造成兩國斷交。
兩國為爭奪波斯灣國家的霸主,將戰場延伸到伊拉克、敘利亞與葉門(見表一)。這些國家內戰的原因,都有教派衝突的身影,由於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介入的代理人戰爭,更是讓內戰難以收拾的主因。
跌破專家眼鏡!中國是沙伊和解的調停者
今(2023)年3月11日,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在中國外長王毅的主持下,宣布在彼此的國家重開大使館,並恢復貿易、投資和文化協定,意圖修補七年的分歧。
中國橫空出世,成為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和解(Saudi-Iran rapprochement)的調停者,讓國際專家的眼鏡碎了一地,此舉突顯了中國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能讓兩個中東宿敵握手言和,有人甚至說,可以提名中國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首先,沙伊和解,美國做不到。原因是伊朗自1980發生伊斯蘭革命,迫使美國支持的巴勒維國王外逃,接著發生伊朗美國大使館人質危機,長外以來,美國一直視伊朗為安全威脅,全球秩序的破壞者,長期對伊朗祭出武器禁運與經濟制裁。歐巴馬任內與伊朗溫和派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啟動核武協議,川普上任後毀於一旦,回到原點。美國如何說得動同是宿敵的伊朗?
其次,沙國掌握實權的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上台雖力求推動經濟改革,但對內清君側,暗殺華盛頓郵報記者Jamal Khashoggi,因為人權的問題與美國產生了齟齬,兩國關係降至谷底。但沙國畢竟是美國長期軍售與分享情報的傳統盟友。在現實主義零和策略的基礎下,已經選邊站美國,自然無法也無能促成伊朗與沙國的和解。
走中國特色主義的外交路線
反倒中國成了「小清新」,沒有選邊站,還是買油的大客戶,以中立的角色,調和鼎鼐,斡旋調和。這也難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繼一帶一路大計畫之後,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沙伊和解,就是中國端出「智慧解決方案」的明證。
中國是全球第2大原油消費國及第1大進口;中國亦是中東原油最大的買家。對中國而言,沙國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來源進口國,中國更是沙特阿拉伯的最大貿易夥伴;伊朗也賣油給中國,還在去年9月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沙伊關係正常化,有助於區域和平與穩定,中國的能源安全是它最重要的國家利益;其次,習進平也要告訴世界,他走的是有「中國特色主義」的外交路線,中國追求多極的世界秩序,有別於美霸。
然而,如中國官媒新華社在習進平訪俄羅斯時,刊登評論表示,中國秉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不對主權國家的正常交往說三道四」的四「不」原則。中國不像美國愛搞小圈圈,總是拿人權與民主的標準,對他國頤指氣使。中國堅持「不干涉」他國事務的政策,避免批評他國的國內政治,其實無形中亦鞏固了執政者的威權統治,像伊朗國內爆發「頭巾革命」等抗議活動,強權鎮壓恐有增無減。
沙伊關係正常化的地緣政治意涵
沙國與伊朗兩國原本敵對的關係解凍,由於兩國在地緣政治的衝突已久,以及意識型態對立甚深,「冷和」(cold peace)已是最好的結果,但沙伊和解牽動區域政治的變化至少有三點:
有望緩和區域緊張
以目前仍是現在進行式的葉門內戰來說,就因為伊朗與沙國介入,形成代理人戰爭,戰事陷入長期膠著的情況。
(更多相關新聞:葉門內戰》全球最嚴重人道危機 7年戰爭導致26萬兒童死亡)
連錢不是問題的沙國,也因為伊朗支援胡塞組織的飛彈與無人機,沙國的油田遭到多次空襲,財務損失慘重,陷入苦戰泥沼,無法自拔。尤其是2019年9月沙烏地東部的油田遭到無人機群嚴重轟炸,一度短暫癱瘓了沙烏地每日原油的固定生產,因此沙國自今年起積極想要籌謀停戰,但都不了了之。
或許,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的和解,可以從葉門開始,雖然國際專家認為,牽涉到各方錯綜複雜的教派與區域政治利益,沒有那麼容易解決,但最起碼,世仇和解已邁出了第一步。
反制以色列「反伊朗聯盟」
以色列原本是一個被伊斯蘭世界包圍的「異世界」(以色列是猶太教、中東唯一民主國家),自1965年開打幾十年的以阿戰爭,履戰履勝,拜美國居中調停斡旋之功,以色列逐一突破,已與約旦、埃及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建立外交關係,以色列若進一步與沙國建交,就是組建了反伊朗的聯盟,一定會讓伊朗背脊發涼。
伊朗一直想把以色列從地圖中塗掉(wipe out),伊朗長期軍援以消滅以色列為職志的巴勒斯坦的哈瑪斯與黎巴嫩真主黨,伊朗介入敘利亞內戰,支持阿塞德政權,亦隱藏著藉敘利亞輸入軍火至黎巴嫩,反制以色列的目標。
沙伊和解,對伊朗來說,就是反制以色列成立「反伊朗聯盟」最好的突破點。
中國可填補美國留下的權力真空
中東區域政治的穩定與動盪,直接影響原油行情與世界通貨膨脹走勢。
美國由於2000年代的頁岩油革命,成為世界最大産油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性性減弱,外交重心從中東轉向亞太。
中東原油最大買家的中國已經證明,可以填補美國離開中東出現的權力真空,加大對中東政經影響力的力道。此外,同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的俄國、沙國為了油價,合作是重要的選項;沙伊和解,加上未來中國、俄羅斯加強合作的行動,國際秩序和經濟走勢都會出現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