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主張與國際社會交好的伊朗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在日前舉行的大選中順利當選連任,但最近美國與阿拉伯國家對伊朗的敵意似乎仍是有增無減,就連同樣隸屬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堪稱世界上最富有國家之一的卡達也遭到池魚之殃,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巴林在內的四個GCC會員國,以卡達資助由伊朗暗中支持的恐怖組織為理由,宣布自即日起與卡達中止外交關係,然而此舉卻也讓原本已不平靜的中東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化。
根據外電報導,以沙國為首的這四個國家在周一(6月5日)發出的聯合聲明中表示,除了與卡達斷交以外,他們將會全面中斷與卡達之間的海空運輸,而沙烏地阿拉伯也會封鎖與卡達之間的陸地邊界,在此同時,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巴林已要求境內的卡達公民在兩個星期內迅速離境。
國際油價應聲上漲
在消息傳出後,國際油價立刻應聲上漲,紐約輕原油期貨在電子盤交易時段一度上揚1.6%至48.42美元,收復了部份在上周出現的跌幅;根據美國能源部的估計,全球石油海運大約有30%會經由波斯灣運往世界各地,因此有關中東局勢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油價帶來立即的影響。
此事的起因顯然與10天前美國總統川普出訪沙烏地阿拉伯的行程有關。在該次行程中,川普呼籲阿拉伯世界共同合作驅離伊斯蘭極端份子,並點名伊朗乃是暗中資助恐怖組織的國家;在此之後,卡達官方通訊社發出一則報導引述卡達君主阿薩勒尼(Tamim bin Hamad Al Thani)的談話,對美國與阿拉伯世界的反伊朗立場提出了質疑,然而該則報導在刊出後不久就被刪除,卡達政府也向外界澄清其內容並非事實,而是遭到駭客侵入後發出的假新聞。
有趣的是,雖然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大動作對卡達祭出斷交措施,但由於卡達過去曾多次為美軍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行動提供各項支援,因此美國方面反而並不樂見這樣的發展。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表示,在打擊恐怖主義與伊斯蘭極端份子一事上,GCC會員國之間的團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而美國也會願意為各國化解歧見提供必要的協助。
阿拉伯世界的路線之爭
事實上,此次事件主要還是反映出阿拉伯世界當中的路線之爭。儘管沙烏地阿拉伯向來都是扮演阿拉伯世界的領袖角色,然而卡達作為中東地區的一個小國,近年來卻利用國內蘊藏的大量石油與天然氣帶來的龐大財富,試圖開始在各項議題上建立自己的話語權,其中包括在1996年出資設立半島電視台,如今已成為阿拉伯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新聞媒體,但卻也被其他阿拉伯國家指稱為散播激進思想與言論的亂源。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1年開始在阿拉伯世界興起了一連串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的民主抗爭活動,據信卡達當時便透過了半島電視台與政治上的影響力對這些活動提供了支持,然而阿拉伯之春不但未能推動阿拉伯國家的民主轉型,反倒讓許多地區從此陷入長期的動亂,也從此埋下了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與卡達之間矛盾不合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