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浩鼎是幸福企業?平均每位員工福利費用超過3百萬

企業經營

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日前公布上市櫃公司去年度「員工福利費用」排名前50大公司,上市公司聯發科最高,平均員工福利費用322.7萬元;上櫃公司則是生技廠浩鼎,達396.1萬元。這項結果一公布,讓外界直呼幸福企業員工賺很大。

只不過,就像往年上市櫃公司揭露董監酬勞情況一般,資料一彙整公布,就有企業跳出來喊冤,這次上市櫃公司年報出爐後,浩鼎第一時間發佈新聞稿澄清,也有企業表達員工抱怨,「我們離平均這麼遠!」,讓主管機關透過統計數據公布幸福企業的美意,恐怕變成「假議題」。

聯發科、浩鼎分別榮登上市與上櫃公司員工福利費第1名?

證交所表示,「平均員工福利費用」的統計,主要希望上市公司企業永續發展過程中,秉持「服務顧客、照顧員工、回饋股東」經營理念,當公司營運成長時,以實質獎勵措施增進員工福利,創造三贏的治理文化和共榮共利的企業價值。

根據證交所統計,去年財報「平均員工福利費用」前三名分別為聯發科的322.7萬元,和泰車299.9萬元居次,第3名為鴻準的287.6萬元,共計15家上市公司平均員工福利費用超過200萬元,其中半導體業就佔了快三分之一;而櫃買中心統計中,第 1 名是浩鼎,去年平均員工福利每人達 396 萬元,第2名晶焱,平均達 307 萬元,第3名則是崇越電的284 萬元。

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指出,這項統計除薪資(含股份基礎給付金額)、獎金、退職退休金、依章程分派員工酬勞外,亦包含董事酬金(含董事薪資及職務加給等報酬、退職退休金、依章程分派的董事酬勞、執行業務費用)。

浩鼎發澄清:員工沒有賺很大

這個統計資料公布後,幾家歡樂幾家愁,其中,浩鼎不但是上櫃公司第一高,也超越上市的聯發科,照理應該有不少掌聲。不過隔日浩鼎卻透過新聞稿說明,希望外界正確解讀,不要產生媒體所報導的員工賺很大誤解。

浩鼎指出,公司正面看待平均員工福利費用名列上市櫃公司排行之首,代表公司重視員工福利,願提供同仁理想的工作環境,並鼓勵年輕人投入研發工作,無後顧之憂。不過,這項費用與計算方式、股價均有關,並非等同現金收入,若將員工認股權費用扣除,會出現巨幅波動。

浩鼎也坦言,公司並未獲利,員工福利不可能凌駕其他大規模上市櫃公司之上,解讀這項數字同時,應了解它計算基礎。浩鼎並估算,若扣除員工認股權費用總計約3.09億元,則僅約1.74餘億元,除以122人,平均員工福利費用為142.8萬元。

財報公開資料應分門別類有一致性

事實上,以浩鼎解釋,員工認股權,員工獲得權利2年後才可執行,非每年現金給付;且這項認股權費用化金額,是從授與日(Grant Date)就開始認列;員工認股權的存續時間越長,股價波動幅度越大,評鑑出來的費用金也會越高。但並不是現金費用,也不會影響及公司的現金流量。並強調這項數字並無法反映員工實際所得。

然而不止浩鼎對這項統計數據有雜音,一家上市科技公司也認同計算基礎有疑慮。這家上市科技公司財務主管說,統計所用的財報是個體財報,員工人數與分紅費用已經失真,這位主管坦言,若某上市公司海外據點不多,影響比較小,但以這家公司情況,光員工人數這項分母就差了一倍多。

不過,證交所與櫃買中心都有附註說明,員工人數可能無法精確反映實際之平均員工福利費用。且這項費用高低,受各公司營運獲利情形、產業特性、產業景氣循環周期、人力組成結構、獎酬政策等因素綜合決定影響。

除了浩鼎大動作澄清「員工沒有賺很大」,據了解,也有上市公司員工因這項統計資料,向人資單位反應福利水準差距。上市櫃公司資訊揭露透明度越來越高,但隨著會計準則調整,統整資料分析絕非單純數字的排序就可以表達完整意義,上市公司財務主管建議,資料運用應要有一致性,否則統計數據失真,讓可能「係金ㄝ」的好康,變成企業內部困擾。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