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聲音為媒介 轉譯三鶯獨特的地方紋理

藝文活動

撰文/陳意華,圖片/新北市美術館

漫步於新北市美術館(以下簡稱新美館)園區,山勢起伏,草原景觀,溪流匯聚,每七種不同的主題敘說一段與地理、土地、歷史、傳說等相關的故事,由七個子題串成的《聲紋》是藝術家Yannick Dauby、蔡宛璇、許雁婷、楊雨樵的共同創作,以聲音為媒介,透過大量採集、田野調查、虛構敘事等轉譯三鶯地區獨特的地方紋理。

為了突破對聲音的想像,新美館策劃小組與回看工作室藝術家蔡宛璇、Yannick Dauby,以及藝術家許雁婷與楊雨樵,共同創作一系列有別於以往的導覽概念,採以多元化的聲音表現,創造一種「非典型」的園區導覽,脫離既定刻板的導覽形式。

許雁婷表示,跳脫聲音導覽既定模式是很大的挑戰。「過去熟悉用優美的聲音訴說眼前看到的故事,但這種用聲音講述是附加上去的。『聲音藝術』不一樣,我們希望讓園區的大眾,較少走進美術館的大眾能在七種不同的聲音形式中捕捉到一些共感的內容。」

七個子題涵蓋歷史、產業、地域、傳說與族群

《聲紋》由七個子題所串成,以三鶯地區和大漢溪流域為起點,涵蓋了歷史人文、產業變遷、地域特質、民間傳說與族群家園等,包括《鶯歌土攪水》、《霧中石嘯》、《風景裡的聲流》、《未來的過去》、《水鬼呼聲》、《林山、河岸、家》、《水流經城市》。此項計畫最初的構想源自於新美館本身是一座新成立的美術館,不像北美館成立的時間較長,所以從新北市現代化進程的轉變著手,把焦點放在美術館所在的周邊環境。

1鶯歌土攪水

許雁婷表示:「新美館所在地就像一個新生地,周遭是由建築廢土和陶瓷廢料堆積而成,光是層層的地質變化就十分有趣。排除從官方的歷史梳理,我們思考的是這塊土地可以說什麼,希望從了解周遭的歷史,或者從地理上的位置出發。」回看工作室的蔡宛璇舉例:「從鶯歌、三峽或美術館旁的大漢溪出發向外輻射,例如某主題談到鶯歌陶瓷發展,也會談到溪流和水資源、山裡的變化或族群的流動等。」

2霧中石嘨
3風景裡的聲流

如何與這場聲音的饗宴相遇?這七段聲音故事中的《鶯歌土攪水》以鶯歌陶最重要的陶瓷產業為主題,許雁婷採集製作陶瓷時的聲音,還有陶瓷碰撞所產生聲音質地來創作,引領觀者深入認識陶土。《水鬼呼聲》由藝術家楊雨樵創作,則是以民間傳說「水鬼做城隍」為文本,在詼諧有趣中講述一個耳熟能詳的傳說。《林山、河岸、家》以家園山林為背景,以語言擷取、部落歌謠、田野採集、歷史錄音錄影方式,述說家園在時間流轉下的變化。

探索聲音和在地的關聯性

4未來的過去

另外也是許雁婷創作的《風景裡的聲流》,以三峽到鶯歌一帶的平埔族與漢人族群消長為背景,錯綜複雜的關係在古今交錯的時空間緩步游移。有趣的是,細心的觀者或許會留意到每件被安置的聲音作品與地理環境隱約的關係。像是《風景裡的聲流》被安置在通往鶯歌火車站的通橋上,火車往來的聲響、小販的叫賣聲,還有鑼鼓喧天的儀式等,正是在見證城市文化與工業化的發展歷程。

5水鬼呼聲
6 林山河岸家

一邊聆聽《霧中石嘯》講述鶯歌石的傳說,一邊還可以望向遠方的鶯歌石。《未來的過去》描述百年後的虛構故事, 被安置在藝術街坊,遙望大漢溪畔,與美術館主體建築的另一面相呼應,並以尋寶概念探索聲音和在地的關聯性,七個子題沒有起頭也沒有結束,由觀者依照個人的心情和感受聆聽。

此外,考量民眾頂著大太陽在園區一邊走動,一邊耐心聆聽並不容易,再加上周邊的干擾音,因此特別設計了兩種不同長度的音檔,短版約三到五分鐘,長版則有十幾分鐘,觀眾可視個人狀況挑選合適的長度聆賞,建議可在家下載,用最舒服的方式安靜聽完。蔡宛璇提醒: 「有人習慣掃描QR Code 後立即用手機播放,記得戴上耳機,才不會錯失有趣的細節。」

7水流經城市

新美館以別出心裁的方式,邀請大眾一起探索美術館, 透過聲音計畫重新認識地方紋理。沐浴陽光下,開闊視野和自由的氣息一如蘆葦隨風搖盪,一起探索聽覺與想像的世界。

受訪藝術家簡介

蔡宛璇

臺藝大美術系畢,赴法繼續藝術學程並生活數年,後返臺定居。創作媒介從裝置、圖像、錄像和詩文著手,2008 年起,與聲音藝術工作者Yannick Dauby 在臺共同成立「回看工作室」。著有個人詩集《潮汐》、《陌生的持有》與《感官編織》詩圖集。

許雁婷

以聲音為主要創作媒材,關注聲音蘊涵的文化脈絡與紋理,作品常映照聲音與環境、個人/ 集體記憶或內在情緒的關係。交織田野錄音、電子和物件聲響,其探索常擺盪在錄音聲音的紀錄及虛構、敘事及想像特質間,亦時常混融其他媒材及藝術領域創作。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