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繼昨(15)日藍白正式合作之後,今(16)日依舊馬不停蹄,召開「共融多元」族群文化政策記者會。
柯文哲開場表示,台灣文化相當多元,歷經多次遷徙、移民 ,台灣人應該要有個新定義-「住在台灣、喜歡台灣,就是台灣人」,並提出主要分成三大面向的文化政策-客家、原住民以及新住民,藉由「珍惜客家、保障原民、友善平權新住民」精神,創造民眾黨口中的「共容社會」。
推行「客語現代化」,建立台灣成為國際客家中心
針對客家族群,除了落實《客家基本法》,也希望將客語時代化,將客語結合進科技、網路流行,甚至是偶像劇、電競等貼近時代的內容,為客語注入新生命力,「如果客語只在義民祭拿出來用,平常沒在用,這一樣會消失」。
另外,柯文哲指出,全台目前有70個客家庄,以其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建構客家產業聚落,開發具國際吸引力的節慶觀光,「一庄一節慶」,並且以國家的力量舉辦每年一度的「客家藝術節」,「有辦法的話不要固定在一個地方辦,客家庄輪流辦」,讓客家戲曲、山歌等藝術發揚。
此外,柯文哲要建立台灣成為全球客家中心,每年舉辦「全球客家學術論壇」、「客家全球企業聯盟」、「全球客家和平使者」等活動。
賦予原轉會調查權,提升原民會位階統合政策與經費
台灣目前有約58萬原住民人口,佔總人口約2.5%,共16族,其中又有五成遷移至都市地區。柯文哲認為,總統府下有「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原轉會),應該讓其有實質功能、將地位法制化,「不是每隔幾個月把大家找來泡茶」,賦予原轉會調查權,在處理土地爭議、種族歧視、人權侵犯等問題時,使決議具有效力 。
另外,提升「原住民族委員會」位階,統合國家原住民族政策計畫及經費審議,柯文哲認為,應該要指定一位政務委員兼任原民會主委,讓其能跨部會協調;並強化國家與原住民族的「夥伴關係」,推動立法確立「部落」為原住民族集體權利的主體地位,成立全國性「族群民族議會」、各地「部落自治會議」,落實部落自治。
除上述之外,立法推動平埔族「原住民族」地位、權利以及建構友善原住民就學、就業環境。
成立「新住民委員會」,完善新住民後代教育權、多元職能輔導
關於近200萬的廣義新住民族群,柯文哲提出,要加速推動「新住民基本法」,並成立「新住民委員會」,柯表示,若58萬原住民有原住民委員會,以人口來看,其實更需要行政院底下成立此一級機關;還有在中央與地方增設「新住民單一窗口」一站服務解決多國籍、多元問題,柯也認為,既然有客家台、原民台,那也可推動「新住民影音平台」,呈現多元聲音。
另一方面,柯文哲提及,要完善新住民後代的教育權、多元職能輔導,包含全國一致「跨國銜轉學生」處理辦法,鼓勵新住民子女回國就學,還有強化課輔,以彌平學習落差;讓新二代學習母語,「多語言、多優勢」,再加上進行多元職能訓練、輔導考照等,發揮新住民語言、文化優勢。
最後,保障新住民的身份平權、文化平權,柯文哲要致力推動不論原國籍,所有新住民取得身分證之年限均為4年;合理優化「婚姻移民面談機制」,避免歧視性面談;在醫療平權上,柯文哲主張,凡是取得居留權即可參加健保,落實保障新住民醫療權,目前合法移工自受雇日即可參加健保、新住民卻需要滿6個月,「這很奇怪」。
失聯移工8萬名與黑戶寶寶,柯: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
「這一定要解決」柯文哲嚴肅地說,以台灣有超過8萬名失聯移工就可以知道「這個國家的管理有多爛」。
他端出成立行政院下的「跨部會專案小組」,因應8萬名「失聯移工」與黑戶寶寶問題,保障他們的基本人權,像是身分權,提供1年短期專案居留(由移民署主責);醫療權則提供健康手冊及健保卡、疫苗(由疾管署主責);就學權,即爭取就讀小學(由各縣市教育局主責)。 「一個不合法,就會引發很多不合法」,柯文哲表示,這些沒有身分證的黑戶移工,生病是借別人的健保卡看病,造成病歷造假。他也回憶道,當台北市長時,成立關愛之家照顧這些黑戶寶寶,結果各縣市都送來,「送來也不能趕走,只能越蓋越大間」,柯文哲強調,政府不能擺爛,要面對這些問題。
以數位化保留與傳承三大多元文化,柯:我特別熱愛數位化
柯文哲針對不論新住民、原住民,還是客家族群,其中都有以數位化傳承、保留的部分,柯坦言,「也許是因為我特別熱愛數位化」。
主要內容有「數位賦能」,以數位化技術完整保存客家文化、語言、山歌、戲曲與傳統技術和工藝,結合文創多元運用,並建構智慧化「原住民族語音資料庫」、「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資料庫」,完整登錄原住民的各項文化資產;針對新住民,則研發「新住民多語言+生活資訊」App,解決新住民語言溝通與適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