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ECFA部分優惠關稅》顏慧欣解讀:大企業已全球布局影響不大 政府應對中小企業提供協助

兩岸議題

繼中國片面認定台灣對中構成貿易壁壘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最新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將從明(2024)年元旦起,對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關稅優惠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究竟,中國認定台灣貿易壁壘、又出手中止ECFA產品關稅減讓,將如何影響台灣?而台灣又該如何接招?《信傳媒》採訪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顏慧欣,進一步解析、釐清背後隱藏的意涵,及供應鏈移轉下的台灣因應之道。

中國認定台灣貿易壁壘違反ECFA,將部分品項作為制裁對象

顏慧欣先是指出,中國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原先訂於明年1月12日公布,結果提前至今年12月中公布,公布日期提前的背後政治意涵是,國台辦在台灣總統大選前,能透過貿易壁壘調查結果持續做文章,且貿易壁壘調查的結論也提到,認定台灣違反ECFA有關條款,因此中國透過ECFA作為進一步的制裁工具。

「但是這個制裁工具很顯然沒有全面性操作ECFA,而是用部分品項作為警告的對象。」顏慧欣指出,中國明確公布從明(2024)年起,針對ECFA部分品項恢復課稅來展現中國的意志力,也就是說,中國已經不再是「口頭警告」,而是真正落實具體行動。

顏慧欣解讀,中國此番作為就是要讓台灣產業界知道,兩岸的經貿關係改善與否,端看台灣新一任總統是否為中國屬意的對象,才有機會進一步協商是否恢復零關稅,「因為國台辦不斷強調當初兩岸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才完成簽署ECFA,而現在的候選人誰是支持九二共識,這也很明顯地展現出為什麼中國在這時候做這些宣布。」

「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顏慧欣強調,中國在大選前取消ECFA部分品項的關稅優惠,絕對不是只有為了要制裁台灣的貿易壁壘,而是有其他的政治動機存在,「中國這些動作所要衍生的意涵是,如果選後的執政黨並非是它屬意的人、不接受九二共識,那麼ECFA制裁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品項。」

大型企業已調整全球布局影響有限,政府應對中小企業提供協助

至於中國之所以選擇先從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化工類產品「開刀」,顏慧欣表示,原本台灣在ECFA早期收穫零關稅產品,石化類就是第一大宗,且台灣出口產品透過ECFA早期收穫出口到中國,前30大也有許多是石化類產品,加上這些產品沒有太高技術門檻,中國已有產量、或有替代來源可滿足內部需求,因此對中國影響不大。

另外,顏慧欣也直言,中國目前出口訂單大幅度下滑,製造產能需求也大幅下降,「現在中國很多工廠都停工,自然對於中間材的需求也明顯減少」,因此她認為,中國之所以選擇從化工類產品制裁,除了對台灣有警告效果之外,其次是中國應可找到替代來源,或是中國根本沒有需求。

但隨著中國宣布中止ECFA丙烯、對二甲苯等產品優惠關稅,究竟對台灣石化產業的影響性為何?

顏慧欣認為,以整體台灣石化產業來講,中國這些年不斷擴充石化產能,台灣業者實際上早有警覺,因而進行全球性、分散市場的布局,因此即便ECFA全面性中止關稅優惠,台灣業者也能透過東協國家出口,或直接從中國據點提供來因應。

顏慧欣特別提醒,即便整體台灣石化業者都有預作準備,但這次中國針對個別品項的化工類產品,可能會對單一依賴中國市場、還沒有全球布局的零星廠商及中小企業造成衝擊,政府應該把這些廠商找出來,並且提供協助。

供應鏈轉移、企業加速離開中國,「ECFA對台灣產業效益越來越低」

顏慧欣也說,ECFA早收清單上路已有13年,這些產品也確實在13年前是台灣出口到中國的重要品項,原因是中國在13年前是全球都趨之若鶩、生產及製造的「世界工廠」,而台灣在當時又是專門出口、生產製造中間材及半成品為主,因此當時ECFA納入這些產品是有時空背景與需求。

但如今,顏慧欣指出,這十幾年來,特別是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後,最大的變化就是企業加速離開中國,導致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不斷降低,而ECFA的早收清單當中,台灣有三大類產品,包括化工類、工具機、紡織,特別是台灣的紡織業者,原本銷往中國的整布廠,現在也都移至東南亞市場。

「供應鏈轉移已逐漸離開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台灣也隨著國際趨勢,下降對中的依賴程度。」顏慧欣強調,國際趨勢已決定,ECFA對台灣的效益越來越低,其次是,台灣使用ECFA的比重也呈現下滑,過去台灣透過ECFA 出口的產品占台灣出口到中國的比重超過3成,但如今已降至16%左右。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