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關鍵字搜尋 - "政治"

分權制衡的重要性!民意政府一個都不能少 行政權為何要獨立?以經濟學角度看制度政治

民主國家的政策照說應該由人民決定,但現實上基於投票成本等因素,以及較複雜的公共選

出身官奴的巾幗宰相:重探上官婉兒身分定位與死亡真相(上)歷史人物

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名女性政治家,她非皇親國戚,還是官奴出身,憑...

「郭智輝只回一張A4」 黃國昌批民進黨對關稅衝擊評估黑箱作業川普風暴

民眾黨立法院黨轉總召黃國昌今日以行政院一直提不出完整的「衝業衝擊評估報告」,批評

李嘉誠長江和記計畫以228億美元出售巴拿馬港口 遭中國政府點名痛罵國際政治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son Holdings,以

諷刺川普卻變成政治宣傳 「加薩影片事件」凸顯AI生成內容的倫理困境科技倫理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公開分享一段AI生成影片,旋即引起全球憤怒反應。這段影片描繪加薩

揭弊議員捲入助理費案? 陳怡君遭檢調搜索 牽動2026綠營票倉派系競爭政治

曾因揭露基泰大直建案問題而受到關注的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陳怡君,今日(12日)因涉嫌

徐巧芯、王鴻薇、馬文君人手一杯 國民黨力挺喝咖啡 路易莎卻不敢表現太高興興櫃

罷免藍委團體日前在路易莎咖啡埔里酒廠門市連署遭到業者勸離,事後該門市在臉書發出公

場邊側寫》「釘孤枝」三個觀察:民眾黨停損、黃國昌站穩第一步以及藍白合初步框架政治

1月11日,台北籠罩在10度寒流低溫中,天空三不五時還飄著小雨。午後,有一群人...

第九位政委》卓榮泰向總統賴清德借將 馬永成「轉檯」任重道遠政治

馬永成請辭國安會諮詢委員,接行政院第九位政務委員。行政院長卓榮泰在與媒體記者的...

川普勝選後首場記者會7大重點 坦言習近平還沒回覆是否參加就職典禮國際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12月16日召開勝選後第一場記者會,滔滔不絕地講一個多小時,這是

川普政策是美國社會深層力量的展現   台灣需要建構新的外交羅盤政治

隨著俄烏戰爭的持續發展,中俄伊朝四國逐漸形成緊密的極權軸心,儘管彼此利益優先順...

選罷法修法》最新調查:青壯選民多數挺提高罷免門檻  65歲以上族群普遍反對政治

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於今日(12月13日)發佈最新全國性民調,聚焦於「是否支...

思考經濟政策要有熱情的心及冷靜的腦 台灣要做為川普冷靜頭腦的成員國際政治

四年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時,台灣不少人很緊張,包括高層官員都說美中大象打架,難免...

2024十大人權新聞出爐 死刑、霸凌全上榜 柯文哲被羈押排第三政治

中華人權協會與立委王鴻薇3日上午召開「2024十大人權新聞發布」記者會,發布今...

中國救市滿月卻感覺後繼無力?專家曝:有兩大問題嚴重被低估 中國經濟

中國提出大規模救市政策已滿一個月,但至今復甦力道仍不明朗,中國最新開出的第三季G

自民黨慘敗》日圓貶破153 日股卻上漲 川普交易、日本政局牽動未來投資市場金融市場

日本眾議院大選昨(27)日開票,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所組的執政聯盟席次大減,未...

借鏡猶太 台灣人也可以改造與創造台灣的命運書摘

八○年代,〈黃昏的故鄉〉這首台語歌在美國大為流行。因為,被國民黨列為黑名單的台灣

馬克宏頭痛 法國財政赤字擴大 四年後債務佔GDP比重恐衝到118.5%國際經濟

信用評等機構惠譽11 日 已將法國的信用評級展望自「穩定」調整為負面,反映這個...

賴清德「祖國論」三大論點引國際關注 藍委羅智強籲總統應向「他」學習政治

我國總統賴清德(5)日出席雙十國慶晚會,致詞時提及「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台灣社會兩極化下的團結困境 陳錦煌給賴總統的寄語:走出總統府 深入地方政治

台灣的政治局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原本,民眾期望三大政黨——民進黨、國民黨與民

李遠哲的割肉餵鷹情操 別用簡化的道德或利益口號誤導核電政策能源議題

擁核反核的爭論最近有些過度簡化的口號甚至謾罵,這對國家社會並不好。本文將用三個...

5大知名宮廟董事長、主委、總顧問  都是賴清德的「宗教國師」政治

過往總統新任期初始,都會更新一張總統府資政和國策顧問名單,賴清德總統上任後也不...

盧秀燕曲折美國行 自掏腰包拚城市外交 她是為黨主席還是2028鋪路?政治

盧秀燕再度訪美被質疑在為2028總統大選及國民黨黨主席鋪路,王鴻薇聲援盧秀燕。

iPhone新機上市 下半年「秋收冬藏」?童子賢:今秋相信拉貨力道會強一點財經動態

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近日接受媒體專訪,被問到是否會防衛台灣時表示,台

川普遇刺》他當選機率正在快速上升 台新金李鎮宇:台灣應做好談判準備美國大選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當地時間7月13日於賓州選舉造勢集會上遭遇槍擊,導致右耳及臉部...

呼籲拜登退選聲浪居高不下 民調顯示民主黨只有派「她」才能贏川普美國大選

美國總統拜登與前總統川普首場電視辯論,拜登語無倫次,川普辯才無礙,使得川普不僅募

財富必修課》美國政治不確定性抵銷通膨降溫利多 新興股市漲跌互見投資理財

近一週美股大致保持震盪情勢,早先在Nvidia為首的AI概念股領跌下,而儘管隨...

日本首相岸田民調跌至23% 自民黨大老菅義偉勸他不要參選黨主席日本

距離9月份自民黨選出新總裁(黨主席)還有三個月的時間,首相岸田文雄來自黨內的壓力

財劃法公聽會》不要中央請客、地方買單!地方喊話:中央應歸還「消失的15%」財政

《財政收支劃分法》(以下簡稱財劃法)已超過25年未修法,立法院財委會國民黨召委...

六四天安門事件》轉眼間過了35年 北京形象下滑 中國再次與國際疏遠中國議題

中國1989年6月4日解放軍以坦克和機關槍輾壓屠殺手無寸鐵的上萬名學生,史稱「六

眼見不一定為憑 OpenAI:多國政治團體利用AI帶風向進行認知戰AI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ChatGPT開發商OpenAI表示,他們掌握到來自俄羅

日本眾議員補選3席 自民黨鐵票區守不住....岸田文雄首相地位堪慮日本

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 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為首的自民黨周日在眾議院3席補選全輸

思想坦克》台灣的政府治理要如何進步?從新加坡獨家拿到泰勒絲演唱會談起政治

筆者擔任過多家上市櫃公司董事與獨董,想必每位董事長、獨董或董事都會感受到主管機...

全球選舉年》美國選舉影響全球 從現在開始將面臨的三階段挑戰美國政治

今年全球範圍內將會有60多個國家進行選舉,但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定是11月的美國選...

急轉彎!觀光署突宣布停止招攬赴陸旅行團 旅行業氣炸:政府言而無信!觀光旅遊

交通部先前宣布,今年3月1日起解除「禁團令」,開放台灣旅行業可組團赴陸旅遊;不料

人物》挺過政府及輿論壓力也要堅持說出真理 陳培哲給年輕世代的兩個建議人物專訪

「我以前去台大的時候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就是念書,也不知道未來應該要買房子、做經濟

日本自民黨政治獻金醜聞擴大》安倍、岸田等4派系宣布解散 麻生、茂木派拒絕國際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最大派閥「安倍派」2023年底爆出政治獻金醜聞,震撼政壇,導致

今年大減35% 加拿大大砍外國留學生簽證的核發數量 國際

《路透》報導指出,加拿大移民部長馬克.米勒周一(1月22日)宣布,未來2年內減少

明年台股5亮點、3隻灰犀牛 第一金投顧陳奕光:投資人體感震幅更明顯 操作應著重「選股不選市」投資理財

台北股匯市將在本周五封關,台股今(27)日開高走高、指數突破17800點,續創今

取消ECFA部分優惠關稅》顏慧欣解讀:大企業已全球布局影響不大 政府應對中小企業提供協助兩岸議題

繼中國片面認定台灣對中構成貿易壁壘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最新宣布,中止「海峽兩

中國經濟能擺脫「持續被看壞」命運?劉泰英:在習近平一念之間總體經濟

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s)近日將中國政府信評展望調降至「負面」,原因

工商團體邀總統參選人對談》侯友宜:重啟ECFA談判 主張核四重啟、成立特偵組2024總統大選

台灣總統大選將在2024年1月13日舉行,確定由綠、白、藍3組人馬角逐。國民黨總

台灣智庫》林佳龍提「新中間路線」協和台灣 游盈隆建議「大聯合政府」化解8年魔咒政治

台灣智庫今(27)日舉辦「挑戰2032-台灣國家願景系列論壇」第三場次,主題是「

台中捷運藍線成選戰焦點 歷經3位市長仍吵翻天 海線房價未演先轟動房地產

台中捷運藍線近期再度成為選戰焦點,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下台中造勢時批評台中

白衣筆記》國民黨能利用輿情 複製2022的勝利? 政治

(讀者投書-作者為時事評論員林白水。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2020年,林智堅

革命前夕》選票、權力與年金改革政治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今年初宣布將提出年金改革法案,最主要的目標是延後法定退休年齡,從

藍綠都有大咖幫他 柯文哲備戰2024將推國政白皮書 要撕「檳榔柯」標籤政治

2024年總統大選僅剩13個月,一般預料會回到「抗中保台」、「芒果乾」的選戰主軸

近6成上班族尚未確定投票與否》離鄉生活開銷大、回鄉工作機會少 95%六都勞工吃緊度日職場話題

「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階段,上班族的「政治參與度」有多高?是否曾因關心選情影響工

觀風向》謝國樑聲量與好感度領先 蔡適應有綠營執政優勢加持 政治

基隆市長選情拉鋸,雖然為民進黨執政縣市,施政成績耀眼,但蔡適應並未討到太大便宜,

越看新聞覺得自己越危險? 政大陳憶寧談食安、疫情下的風險傳播人物

從美國牛肉、頂新餿水油、日本核食到去年的疫苗爭議,擁有理科生物背景的政大廣告系陳

期貨風險管理》國際戰雲密布市場起伏大 善用夜盤期貨交易規避風險期貨

歐美股市在臺灣凌晨時間交易,萬一巨幅波動,在沒有夜盤時候,交易人只能隔天反應。二

2022北京冬奧》抵制效果有限…體育活動應超越政治?但奧運從未脫離政治奧運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4日如期登場,儘管有美國帶頭,歐洲議會1月21日亦通過決議

2021要結束了!年終回顧2021年最牽動人心的全球十大國際新聞國際

022年即將到來,讓我們來回顧2021年全球發生的十大國際大事,有些重要性之強,仍會繼續影響2022年;台灣與國際社會連結之深,了解這些國際大事,得以堅韌之力與宏觀之見,迎接2022年的到來。

大新竹合併》「財劃法不修就不談合併!」 曾巨威:政治盤算恐搞亂國家分配制度政府政策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縣市合併議題,掀起政壇上一陣熱議,由於此議題除了

侯友宜、柯文哲、陳時中 牽動台灣未來政局走向的三個人政治

政治明星的表現與人氣興衰,是社會大眾津津樂道的題材,舉世皆然,台灣也不例外。或許

病毒陰影籠罩下台灣少了理性對話的機會 疫情下政治算計新冠疫情

(讀者投書-作者為林白水。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政治是高明騙術──康德所謂...

促轉會延任爭議》追求轉型正義手段必須正當 不可長期脫法轉型正義

促轉會近日宣布將報請行政院再延任一年,行政院也對外宣布表態支持,「民間真相與和...

鳳梨大戰》整體水果外銷輸中高達8成怎解?時代力量:農民需要的不是國家隊農業經濟

中國突擊式宣布禁止台灣鳳梨進口後,不少府院高層、政治人物開始發起國人「吃鳳梨挺農

趙少康參選2024有感》現在台灣缺的是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的人政治

趙少康重返國民黨,據說:下一步棋是要代表國民黨競選2024年的總統。後來他力薦「

疫情爆發》馬來西亞緊急狀態到8月底 國會休會選舉暫停武漢肺炎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1月12日早上透過電視直播

美國大選》前國安會副秘書長預測拜登會贏 美中不再敵對而是「戰略對手」政治

眾所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10餘天,共和黨由現任總統川普對上民主黨候選人拜登

突下架《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疑又是玻璃心碎 中國森粉大崩潰新創產業

任天堂熱門電玩《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實體版傳出在中國被電商平台下架,目前只能搜尋

公司治理與政治問題相似度高 改革創新與權衡得失公司治理

無論是政治還是企業,許多隱而未顯的長期問題都有爆發的一天,讓所有短期計畫的效益無

若港幣跟美元脫鉤人民幣又破7 台灣「金融漢光演習」啟動了嗎?兩岸國際

政治與經濟是無法分開的緊密關係,美、中、香港關係的風雲變化,讓國際金融界開始對...

「菸燻菜包」何時了? 總統幕僚團隊的50道陰影政治

在上班族的日常,「團購」是很多辦公室裡的小確幸,但當這發生在蔡英文總統出訪拚外交

軍中人權》當黃媽媽遇上呂秋遠 感性與理性的碰撞軍中人權

爽朗的笑聲,親切熱心的個性,她是黃媽媽陳碧娥,就像是隔壁的大媽一樣,無法想像曾...

2020是選對台灣好的人?還是選自己喜歡的人?政治

2020是什麼年,這麼多人要選總統!是因為大家認為會很好選?還是大家認為幫台灣加

黃爾璇事件》一場沒去的議會旁聽 讓黃爾璇遭東吳大學解聘轉型正義

前民進黨創黨秘書長、組黨十人小組成員黃爾璇今年2月9日辭世。他生前於1978-1

變成三成人口的民主?是到了該檢討台灣鄉鎮市基層選舉的時候了..地方選舉

蔣經國辭世,李登輝副總統扶正繼任大位,在兩蔣強人政治時代,以黨領政,黨國一體,如

如果中國要有民主自由 靠這三點就有機會!兩岸國際

我在「中國三缺」裡主張,習後的時代,中國也不會有民主自由,因為中國沒有法治的機構

不在美國勢力範圍內的中國 可能有民主自由嗎?兩岸國際

習近平要修改中國憲法,廢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讓他往專政帝制再邁前一步。鄧小平處

易經之美》不變的人性與政治的本質易經天地

初接觸易占的人,往往會對易占的神妙感到驚奇,多少都會想要拆解其中的奧秘。從經傳

易經之美》易經時與位的變化以及台灣房市前景分析易經天地

你的主管,是豬頭嗎?你是豬頭主管嗎?如果兩者都不是,那有一天換你當主管,你會是豬

政府感知人民壓力的速度慢 將導致反抗與革命

馬政權結束後,總統蔡英文已上任半年多,社會上的怨氣並無停息,反而對政策的不滿讓民眾舉牌上街抗議。儘管一定的力量有可能將舊權力倒台,卻不等同代表「有建設性的社會意志」,如何在政權一次次更迭的情況下穩定民心,才是握有權力的政府應要達成的事。

真正by the people 如何突破半杯水民主?

當「民主」一詞成為潮流,要如何真正消除權力與無權的分離,讓權力不再是民眾之上的統治力量,而是民眾對日常信息的自我處理?

尋找經濟問題 先了解受競選承諾迷惑的韓國社會

從1990年到2014年,韓國的國民所得當中,家庭所得占比下降8%,企業所得占比則上升8%。換句話說,企業賺了比較多的錢──包括應該要分配給員工的薪資與分紅,也被企業「賺走了」。至於現今社會中,有90%的大學生存不到錢,他們應該相信誰的諾言才能拯救自己的人生?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