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擬擴大中止ECFA關稅減讓 賴清德批「以商逼政」不把經濟鎖中國繼續走下去

ECFA

台灣總統大選進入最後倒數,中國宣布正在研究進一步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台灣多項產品的關稅減讓稅率,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今(10)日批評中國此舉企圖影響台灣選舉。

「中國這次用經濟脅迫的手段,企圖達到『以商逼政』而影響台灣的選舉。」上午在彰化車掃拜票的賴清德說。

「現在中止ECFA部分優惠所產生的影響,會比過去(可能造成的衝擊)小得多。」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副所長吳佳勳在遠景基金會撰文,指這是因為近年兩岸貿易結構出現很大變化,再加上疫後中國致力推動「進口替代」方針,也逐漸削弱了ECFA的優勢。

賴清德:不再把經濟鎖在中國,這條路應該持續走

當被問及中國擬藉暫停部分ECFA再出招,賴清德回應,台灣和中國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若有經貿問題應該透過WTO爭端解決機制處理,選前關鍵時刻宣布這件事,顯然意圖影響台灣選舉,促使台灣建立親中政權。

賴清德又說,中國經濟脅迫不僅針對台灣,世界各國也是如此,所幸台灣已經分散全球市場,不再把經濟單獨鎖在中國,「這條路我們應該持續走。」

1月9日中國商務部批評民進黨政府,去年底宣布ECFA部分產品中止關稅減讓後「未採取任何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反而搞政治操弄,企圖栽贓甩鍋、回避責任」。

因此,中國商務部聲明,有關部門正依據ECFA相關條款和有關政策法規,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ECFA早期收穫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

去(2023)年12月中國商務部認定台灣對中國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同月21日中國國務院稅則委員會宣布暫停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2024年1月1日起,台灣丙烯、對二甲苯等12項石化產品不再適用ECFA協定稅率。

經貿辦估2023早收產品對中出口,占比將回落ECFA前水準 

比起發射衛星,中國揚言再對ECFA出手對台灣選舉的警告意味或許更加濃厚。大陸委員會警告中方一再介選只會「適得其反」,台灣已多次提議在既有架構下協商ECFA爭議,中國卻完全充耳不聞,目標顯然在於介選。

外交部批評中國「公然以經濟脅迫手段企圖介選」,不僅讓台灣民眾及產業認清他絶非可以穩定發展的市場,也提醒國際社會重視和中國往來的高度風險,尤其2024年是國際大選年,各國更該共同應對並反制北京的經濟脅迫。

經貿談判辦公室則回應,政府已對中國進一步擴大中止ECFA的風險和損害做好萬全準備,各相關部會將持續與業者密切溝通,若有必要,也會快速提出輔導機制幫助業者因應。

根據經貿辦,去(2023)年1至11月台灣對中國出口占比達到21年來同期新低,農業、化學、紡織等產品成功分散至美國、日韓、歐洲和新南向國家。此外,中國對台灣高科技產品的依賴,遠超台灣傳統產業對中國市場出口的依賴程度。

經貿辦表示,過去ECFA促使兩岸經濟一體化,然而今日台灣已經改變了這樣的方向。2022年早收產品對中出口僅占整體4.3%,預估2023年的比例將回到ECFA生效前水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