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佛州海湖莊園渡假村(Mar-a-Lago)舉行首次高峰會時,習近平同意讓雙方代表進行為期百日的貿易談判,來消弭美中之間在貿易問題上的爭議,此舉在當時博得川普與美方官員的一致好感,然而不但這場談判工作到目前並沒有產生太多實質的成果,加上日前北韓成功試射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這也不禁讓外界懷疑,將美國困在談判桌上恐怕才是中國背地裡的真正意圖。
彭博社(Bloomberg)報導,隨著百日貿易談判的期限即將在7月16日告終,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在這場談判過程中所釋出的善意可以說是寥寥可數,除了解除已經實施14年的美國牛肉進口禁令外,其他還包括了核准美國基改黃豆與玉米的進口,以及開放外資金融服務業者在中國國內的債券市場從事信用評等業務。
避免觸怒美國政府
任職於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的分析師王友鑫表示,對中國政府來說,這場談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向美方表達善意,藉此來維繫友善的貿易關係並避免觸怒美國政府,而中國也為此做出讓步,並且提供給美方一點好處。
中國商務部在今年5月曾經表示,未來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美國農產品與能源的進口量,但即便如此,若要大幅改善美國一年對中國高達347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這樣的舉措所帶來的幫助恐怕還是十分有限。
事實上根據中國海關的進出口資料顯示,中國在去年的牛肉進口總額僅有25億美元,而原油進口總額則為1165億美元,兩者均遠低於機械產品進口總額的7714億美元,可見中國能否對美方開放更多進口項目,才是解決貿易逆差問題的關鍵所在。
緣木求魚之舉
然而未來美中雙方若要透過談判取得更多進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恐怕並不是十分樂觀。在北韓於周二成功試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後,美國政府越來越體認到,想要依靠中國來阻止北韓發展核武的野心,似乎無異於緣木求魚之舉;川普在周三發出的一則推文中便再度抱怨,中國與北韓之間的貿易量在第一季增加將近40%,這對於正在與美國合作處理北韓問題的中國來說已有過多之嫌。
前美國商會主席,目前在商業顧問公司Apco Worldwide擔任中國區董事長的James McGregor指出,這項百日貿易談判計畫恐怕對美國來說已經成為一場陷阱,在美中雙方各自做出一些讓步後,中國政府可能認為雙邊關係將可以就此恢復正常,然後繼續實施那些對美國企業構成威脅的產業與科技政策。
當面對習近平施加更多壓力
在本周五即將於德國漢堡市舉行的G20高峰會上,川普與習近平將會進行兩人之間的第二次會面,預料川普將會趁此機會當面對習近平施加更多壓力,但外界多半認為這也只會是他一貫以來在談判桌上採取的虛張聲勢手法。
上海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近來川普在態度上的改變比較像是一種談判技巧,希望能藉此取得更好的談判成果,接下來美中之間可能會有更多言詞上的交鋒,但雙方並不至於真的會兵戎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