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市值衝2兆美元 名列全球第14 董座林修銘喊:目標擠進全球前10大

資本市場

台股加權指數在6月屢創新高,根據WFE統計至今年5月底為止,上市公司總市值約達2兆美元、市值名列全球第14名,仍落後於北歐、德國、沙烏地證交所。證交所今(24)日舉行「壯大台灣資本市場價值,厚植提升國際競爭力」記者會,董事長林修銘喊出,證交所目標將擠進全球市值前10大行列。

今年以來台股指數上漲將近3成、市值突破74兆元

2024年初,證交所就以「壯大資本市場、提升市場價值」作為年度發展重點之一。證交所今(24)日再度舉行「壯大台灣資本市場價值,厚植提升國際競爭力」說明記者會,由董事長林修銘親自主持。

林修銘說,今年以來台股指數上漲將近3成、加權指數站上23000點,市值甚至突破74兆元,日均值也突破4千億元,證交所思考的是如何掌握當前契機,充分發揮平台功能,促成企業運用資金拓展全球視野、再創價值,並引導企業耕耘投資人溝通對話,晉升國際級企業發展。

證交所宣布三大策略,厚植台灣資本市場競爭力

證交所今(24)宣布將從三大策略面向、十大方針促成資本市場健全發展、進一步接軌國際,其中,三大策略分別是著重公司面提升企業價值、由證交所引領產業發展,以及增進企業曝光等三大策略。

首先提升企業價值方面,證交所指出,將規劃在「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增訂企業價值提升計畫,引導上市公司將重視股東價值,並且設立資訊揭露專區,揭露投資人關注的股東價值回饋資訊、重要投資財務指標,並將股價淨值比納入造市獎勵措施項目;另外,持續精進永續發展藍圖,全體上市公司必須在2025年編制永續報告書、2026年公司治理評鑑轉型為ESG評鑑、2027年全體上市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

其次,證交所引領產業發展方面,將透過一般板及創新板的雙主板籌資管道,鞏固現有的半導體產業之外,也聚焦新經濟(綠能、數位及生技)產業聚落發展,今年目標為推動IPO家數占比達50%,另外,證交所也將辦理台灣資本市場高峰會、新經濟產業鏈結座談會等產業鏈及新興產業活動,發揮以大帶小,孵育新興科技產業茁壯。

最後則是協助企業深化對話溝通,引導資金動能。證交所指出,將攜手臺灣指數公司建置IR ESG議合平台,協助溝通量能較不足的中小企業,也持續將在業績發表會、法說會及資訊揭露平台等面向精進;除此之外,證交所也規劃成立引資專責小組,今年已前往歐洲、新加坡進行海外實體引資,也攜手香港上海滙豐證券舉辦台北首場實體引資活動,下半年則規劃拓展中東地區資金,並於台北再辦理1場次大型引資活動,持續展示台灣證交所的國際品牌力。

林修銘喊出:台股市值目標挑戰全球前十大,成為國際級證券交易所

董事長林修銘指出,目前台股成交值排名已位居全球第9名,希望證交所藉由上述的精進措施邁向國際交易所行列,讓台灣證交所未來能夠擠進全球市值前十名的行列,林修銘說,目前台灣位居全球市值第14名,比起過去的第17名已有進步,但台股若目標想擠進市值前十強,總市值至少必須擴大至3兆美元。

至於台股市值何時可達到3兆美元目標?林修銘則說,證交所在今年年初才訂下2兆美元、新台幣60兆元目標,但短短半年內就一路突破新高至74.5兆元(約2.3兆美元),因此時間表很難講,但是有路徑圖。

林修銘指出,證交所為什麼敢有底氣來談這件事,是因為台灣產業發展已經有國際水準,加上外資對台灣的投資源源不絕,因此對台灣來說,這是絕佳時刻,這也是為什麼證交所提出壯大企業價值、引進更多資金方案,他強調,正因為台灣有產業背景存在,價值應追求穩固的價值,而不是Bubble(泡沫)的價值。

不過,由於台股今日大跌439點,三大法人合計賣超450.56億元,外資則是大賣451.83 億元,林修銘則說,台股上半年在國際股市當中表現非常好,最主要就是有穩固的產業鏈支撐,包括外資、內資皆有全面性的投入,儘管今日台股有下跌,然而股市短期的下跌,只是量能之間的調節,長期來看,台灣還是具備有優勢的產業供應鏈。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