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2天下挫約7% 台股大跌逾300點 台積電、鴻海、廣達跌逾2%

台股

美國投資人面臨美股的「雙城記」,一家公司飛龍在天,中小型股卻乏人問津,《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分析師擔憂美股過度依賴輝達(Nvidia)這一支股票,來拉高指數了。

上周五輝達股價連續2天下跌,美股大盤果然跟著翻黑,那斯達克跌0.2%,標普500指數跌0.16%,這種現象是美股的麻煩。

美股創新高,但本月上漲家數變少

太依賴台積電,也是台股的麻煩,台積電是輝達的晶片供應商。加權指數周一(6月24日)盤中大跌339.06點或1.46%,來到22,914.33點,權值電子股全面下挫,台積電下跌2.37%至947元;聯發科大跌5%或75元至1415元;鴻海下跌2.1%至207.5元;廣達跌3.3%至309元。

美股標普500指數在一家公司輝達的推動下飆升至新紀錄,但是有些不重要的公司股價呈現緩跌,仍遠低於歷史高峰。例如,小型股雲集的Russell 2000指數較2021年11月的歷史高峰仍低了17%,Russell 2000指數6月21日收盤小漲%0.23%,今年微升0.46%。

標普500指數今年來上漲15.22%,但是扣除輝達後,該指數的成分股股價平均值約位於2022年初水準,超過一半的成分股低於2022年初價位。更糟糕的是,該指數在最近13 個交易日中有11個交易日創下盤中新高,但6月期間只有 198家公司股價本月份上漲。

上漲的成分股收窄,引發技術分析師的擔憂,他們認為需要較多成分股上漲(即大盤的廣度),美股大盤多頭市場才有續航力。

事實上,這種現象表明有兩種不同的因素推動美國股市波動:一方面人工智慧(AI)科技的需求大增,推動輝達、微軟、蘋果等幾家科技巨頭股價寫新高,另一方面經濟和利率前景令人擔憂,使其他多數公司股價下跌。

輝達股價2天累計下挫6.6%

其中,輝達就是AI晶片需求猛增的最大贏家,成為帶動標普500指數創新高的最大推手。儘管該公司股價上周五下跌4.21美元或3.22%,連續第二天收黑,收在每股126.57美元,前一天下跌3.6%,但是今年來仍大漲1.63倍。

《彭博》報導指出,輝達市值膨脹至3.11兆美元,為全美市值第三大上市公司,它也是標普500指數中最貴的股票,其股價約為該公司未來12個月營收預估的23倍。

但這種計算方式有問題,在AI蓬勃發展的時代,沒有人能夠預測這家晶片設計巨頭的收入增長速度,包括華爾街分析師或輝達高層本身都無法事先預料,那麼投資人該如何計算股票是否昂貴呢?

過去一年多,AI題材發燒,帶動輝達晶片需求暴增,這讓華爾街每一季財測成為笑柄。分析師不會胡亂預測營收跟盈餘,他們會像對待其他公司一樣從管理階層取得線索。然而,即使是輝達的高層也難以預測輝達未來3個月將賺多少錢。

自從輝達的營收在截至2023年2-4月當季開始爆發式增長以來,營收平均比該公司自家預測的中位數高出13%,更是過去10年平均水平的2倍多。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去年8月輝達公佈季報,營收比市場預期高出23%,為2013 年以來最大差距。

供應是最不確定的變數

晨星公司(Morningstar)分析師布科萊洛(Brian Colello) 表示,輝達財測公式困難,部分原因在於,需求旺盛時,供應是最不確定的變量,這使得這家晶片製造商獨一無二,他上個月將輝達目標價從91美元上調至105美元,目前股價約為127美元。

科萊洛指出,假設輝達增加供應的能力穩步提高,他會將 輝達季度收入預估提高40億美元,他說自己不是第一個預測輝達營收不準確的人。

科萊洛不是唯一提高目標價的分析師。上周五,投資公司Melius分析師Ben Reitzes今年第5次調升輝達目標價,從 125美元上調至160美元,意味說比上周五收盤價上漲26%。

《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過去5個季度,分析師對輝達營收的預測與實際結果平均偏差12%,在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中,這種偏差程度排名第3。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