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後喊出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其中在壯大投信業規劃當中,原本金管會打算放寬「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投資於「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簡稱「非投等債基金」)的限制比例,但此舉卻引發財委會立委質疑,可能導致資金大量流向高風險的境外市場,因此金管會最新評估決議,將暫緩放寬非投資等級債基金的投資比例,維持既有的10%上限。
金管會有意放寬類全委保單投資限制,財委會提案要求「重新評估」
所謂的「類全委保單」是屬於投資型保單的一種,由保險公司委託投信公司代為投資操作。而金管會在去(2023)年發布投資型保單禁令,其中針對類全委保單部分,限制投資標的不得投資槓桿型或反向型ETF,另外,也限制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不超過20%,其中,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不超過10%。
但今年9月初,金管會宣布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政策配套當中,為了推動國內投信業計畫,金管會一度有意將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的投資限制,做出2大鬆綁,第一是擬放寬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可連結槓桿型和反向型ETF;第二鬆綁則是爭議最大,擬提高非投資等級債基金的投資限制比例,從目前的10%上限提高到20%。
面對金管會擬放寬類全委保單的投資限制,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日前則質疑,六大壽險公司類全委投資保單占整體投資型保單一半以上,但其中有66%都是委託給外商投信,只能投資境外基金與ETF,壯大投信究竟是壯大「本土投信」還是壯大「外國投信」,也等於把台灣的錢推到國外,而且這些資金還推到高風險的境外市場,因此他反對將類全委投資保單的投資限制放寬。
財委會也通過臨時提案,請金管會重新評估放寬類全委投資的必要性,以及提出與壯大本土投信的關聯與效益的書面報告。
考量非投等債基金的信用風險較高,金管會決議暫不調整現行規定
據了解,金管會之所以打算放寬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的投資比例限制,是因為有投信業者反映10%上限將限縮投資組合可運用的投資標的,例如資金可能流向價格波動更高的其他類型基金,反而使帳戶淨值波動增加,因此才向金管會建議,放寬類全委帳戶中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的投資比例上限,以提升資產配置彈性。
不過,在金管會的最新書面報告當中,金管會指出,衡酌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所面臨的風險,除了價格波動外,也有較高的信用風險,因此將暫不調整現行規定,未來視實際情況再適時檢討。
根據金管會調查,全體壽險業類全委投資保單委託本土投信及外商投信的家數及契約數比例,其中,本國投信占56%仍略高於外商投信;而類全委保單多投資境外基金,是因為法規限制外幣計價保單,不得連結新臺幣計價的基金,以及投資境外基金較節省保戶的稅務成本。
類全委投資保單允許連結槓桿型和反向ETF,金管會朝「有條件開放」
至於另一個鬆綁,類全委投資保單允許連結槓桿型和反向ETF,金管會則將採取「有條件開放」,包括限倍數、限操作目的並強化資訊揭露,以保障保戶權益。
金管會考量類全委帳戶是由專業投資經理人操作,基於類全委帳戶的風險管理及避險需求,研議有條件放寬類全委帳戶可運用槓桿型2倍及反向型1倍ETF,例如僅為避險目的運用反向型ETF;或僅為風險管理目的,在帳戶追蹤指數時,為貼近指數報酬目的運用槓桿型ETF等,而兩者皆不能適用於主動投資操作以增加投資效益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