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吃藥全身起疹 藥物過敏你知多少?

醫療保健

張小華,因為感冒到診所看病,吃了藥不到幾分鐘,身上便長滿了突起的疹塊,且會癢。

老吳,愛喝酒,因為痛風發作到醫院求診,便開始服用降尿酸藥物來控制尿酸高的問題,二週後皮膚開始起疹子,而且漸漸蔓延到全身,甚至嘴巴的黏膜都破了。

王媽媽因為常常腰酸背痛,求醫時打了一針後,嘴巴和眼睛腫,漸漸覺得喉嚨緊起來,呼吸越來越困難,且血壓下降。

藥物過敏機率約為百分之五

這些病人到醫院求診後,都證實了是因為藥物過敏所造成。

根據中央健保局的統計國人每年吃掉約七百億元的藥,每張處方箋開藥的品項高達4.1項,是先進國家的二倍以上,中國人真的這麼喜歡吃藥嗎?,依國外的研究報告指出因服藥產生藥物過敏的機率約為百分之五,成人的藥物過敏更高達百分之十四,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對於層出不窮的藥物過敏我們怎能不謹慎呢?

藥物過敏有的徵兆和症狀:立即型、緩慢型

一般而言藥物過敏可分為立即型和緩慢型兩種情況,當你吃了藥或打針後,幾秒鐘或幾分鐘後有症狀出現,這就是立即型,輕則只是皮膚出現蕁麻疹般的紅腫或紅疹且會癢,重則出現嘴唇或眼瞼水腫,喉嚨緊呼吸困難甚至休克。而緩慢型的是吃了藥大約要在數天後才有症狀,剛開始皮膚有一些會癢的疹子或者像箭靶狀的病灶,接著嘴巴破,皮膚有脫皮﹑長水泡如燙傷一樣等嚴重情況發生。

何種人易有藥物過敏?哪些藥物易引起過敏?

個人的體質如遺傳因素,是扮演藥物過敏的一個重要角色,許多的研究指出具有某型人類白血球抗原(HLA)的遺傳基因對阿斯匹靈﹑盤尼西林或胰島素比較會過敏。過敏家族(有異位性皮膚炎﹑過敏鼻炎或氣喘)也較易有藥物過敏;年紀越大藥物過敏也越多。當然藥物本身的化學結構﹑劑量﹑給予的次數與方式﹑服藥的長久﹑藥物之間的反應等皆會影響過敏與否。臨床上最易產生藥物過敏的藥以抗生素(盤尼西林﹑安比西林﹑磺胺劑)﹑止痛消炎藥(阿斯匹靈﹑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降低尿酸合成藥物﹑抗癲癇藥物等最常見。

避開對個人會過敏的藥物,預防藥物過敏

預防藥物過敏的不二法門,就是避開對個人會過敏的藥物,雖然血液和皮膚試驗可以給予我們某種程度的事先預防,鼓勵病人建立自己的藥歷檔案,以便有藥物過敏產生時,醫師能準確判斷哪種藥物會造成過敏,下次不要再吃哪些藥物乃是最有效的方法,千萬不要忽視藥物過敏帶來的災害(輕者如蕁麻疹,重者有致命性的危險),更希望有藥物過敏的病人能將藥名登錄在小卡片(請醫師或藥師協助)並隨身攜帶,就醫時提供參考,如此才能把藥物過敏的危險降至最低。

原文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 林子閔,本文轉載自《北醫附醫健康報》。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