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跌完換蒜價 契作毀約蒜頭價格崩跌 是誰緊掐農民的生計?

農業經濟

還記得3月初鬧得滿城風雨的菜價崩跌事件嗎?雖然現在菜價回復平穩,但一項崩完還有另一項崩,到底何時農民的苦心才能不再白費?現正邁入春蒜採收期,但在本土蒜農還沒開始採收以前,由於進口商要求4月進口印度、埃及等國的蒜頭,導致蒜價大幅下降,上週價格約為每台斤20元上下,如今崩跌到每台斤約15、16元,一下子跌了兩成,農民的心已經在淌血。

原本蒜商與蒜農的契作價格約為每台斤25元,但眼見外國蒜可能入台、蒜價又低,讓一些中盤蒜商決定毀約,不願進場收購,農民只能無語望著已成熟的蒜頭、不知道該不該採收,心急如焚。

10顆蒜頭有8顆來自雲林

「10個蒜頭至少有8個來自雲林。」蒜價崩跌,雲林當地蒜農首當其衝。雲林縣農業處長林慧如坦言,大蒜是雲林縣的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占全國大蒜耕地90%。

林慧如說明,昨天雲林縣府針對蒜價崩跌一事召開大蒜產銷預警會議,會中決議若雲林縣106到107年期的大蒜發生產銷失衡,將由農委會農糧署來啟動國內大蒜外銷相關措施。雲林縣府也將專案補助蒜農購置小型的烘乾機,延長大蒜保存期限。

針對延長保鮮期部分,林慧如表示,藉由烘乾機烘乾大蒜後、再輔以分批出售,應能紓解盛產期的市場供貨壓力。此外,此次蒜價崩跌是由於外國大蒜可能進口的預期心理,雲林縣長李進勇業也強力呼籲中央管控進口,別讓國外的進口蒜壓垮本土國產大蒜的價格。

掌握農民生計的要角是誰?

中央上有政策,地方農民該如何自救?媒體報導,雲林台西鄉民代表吳政展表示,已經有許多鄉民向他陳情,他和民進黨立委蘇治芬一同尋求蒜頭加工廠收工。吳政展表示,由於政府有補貼加工業者,只要收購土產蒜頭,收購每公斤便會補助2.5元,但最終僅以每台斤16元的價格收購。

不過,蘇治芬受訪時感嘆,雖政府補助加工業者收購,但由於一些加工業者對農作要求須有產銷履歷,講求產品的種植過程及用藥登記等把關手續,但當初簽署契作的農民並沒有這項規範,因此許多蒜農並無申請,也因此讓她一個頭兩個大,所幸最終仍收購成功。不過,雖然對於蒜農損失不無小補,但對農民來說,依舊損失不小,到底是誰緊掐農民的生計?

曾任雲林縣長、被許多當地居民稱為「雲林媽祖婆」的蘇治芬認為,關鍵其實在於農會。

蘇治芬:農民沒有產銷管道被掐緊脖子

「雖然多數農民都和中盤商有契作,但契作並不是法律關係,要毀約隨時都可以毀約,農民的生計根本沒有保障。」蘇治芬認為,雖農民隨時能和不守承諾的中盤商解除合作,但農民也會頓時沒有銷售管道,脖子仍被緊緊掐著。

她也指出,這次蒜價崩跌其實指出一個長期性問題,蒜農、農民被中盤商隨時掌控,產銷關係失衡。對此,蘇治芬表示,應該盡速發展如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一般,由農民、產銷單位一同組成的「中衛體系」,農民負責前端耕種,產銷單位負責後端的清洗、包裝、通路銷售,建構合理的平台。

雖農委會也長期在推動中衛體系,但蘇治芬認為,除中央農委會以外,地方最適合發展中衛體系的就是在地的農會。「現在很多農會把自己當成準行政機關,不用認真做事,農民繳納的錢、中央的補助款也會下來,這樣的心態,台灣的農業怎麼會好?」蘇治芬感嘆,農會存在的目的就是協調農民、解決產銷問題,聯繫中央農委會和農民,但這份最基本的工作,似乎沒幾個農會做得好。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