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人事僅是表面 蘇治芬:北農問題癥結在內部股東及營運結構

政治人物

雲林是台灣的農業重鎮,台北市面上3把青菜就有1把來自雲林,10顆蒜頭有8顆從雲林來,因此無論是先前的菜價崩跌、還是現在進行式的蒜價直跌,受傷最重的都是雲林的農民。

「解決雲林的農業問題,就解決台灣農業困境的一半了。」民進黨雲林選區立委蘇治芬這麼說。蘇治芬曾擔任雲林縣長、一做就做了8年,如今是雲林縣民所選出的立法委員,雖主力放在立法院,但蘇治芬依舊在立院經濟委員會,對農業、經濟、能源議題發聲。

被問到台灣農業目前最大的瓶頸,蘇治芬認為「北農、農會這些平台的問題不解決,台灣農業永遠沒辦法翻身。」從2月底以來,因為連續休市而菜價大跌,讓北農以及總經理吳音寧成為網路上熱搜的關鍵字、也成為各家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而現菜價回復平穩,吳音寧也保住了總經理的位子,這一個月來的「北農菜價之亂」終於塵埃落定。

不過,蘇治芬認為,菜價其實只是北農表面上的問題,真正根深蒂固的癥結在於內部的股東及營運結構。

拍賣員主掌菜價生殺大權

北農僅僅是連續2次休市,就造成果菜作物大量囤積、價格大跌,北農做為全台農產拍賣的指標,連帶讓全台的菜葉價格下跌,為什麼會釀成如此嚴重的後果?蘇治芬說,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場地和設備問題。她指出,北農的腹地太小,沒辦法存放全台各地農會及農民所運上來、過多的農作產品,更何況北農也沒有基本的冷凍、冷藏設備。

從這次的菜價問題來看,若北農有調節設備,就可以先存放一些農產品,農產品只要掉到成本價以下就不再拍賣,而不是落得作物拍賣不完、成為「殘菜」,踐踏農民的苦心。

除此之外,蘇治芬也認為,北農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拍賣員機制。北農轄下的第一、第二果菜市場共計有100多名拍賣員,負責拍賣每日到北農的1000多公噸果菜農作,掌握著農民作物價值的生殺大權。

「說實在的,農民透過農會將心血結晶送到北農後,接下來的命運就是任人宰割。」拍賣員在拍賣蔬菜時,雖最後的價錢遵照市場機制、由供需決定,但背後仍可能有人為因素做小操作。蘇治芬說明,雖農作物進到北農需依照進場順序拍賣,「但可能某個農民、農會和拍賣員關係比較好,他的貨就可以一直喊價下去;比較新進的農民,可能關係還沒打通,蔬菜第一輪沒賣掉馬上就被放到角落、只能進第二輪拍賣,那價錢就差多了…」

蘇治芬:應推行分級拍賣

「中央在推產銷履歷、農作分級栽植,但拍賣方這樣子弄,誰還願意進步?」雖上述看起來都只是後端銷售的問題,但蘇治芬直言,農業結構就是農民和產銷之間的關係,農民的利潤低、收入無法提升,農業只剩下老一輩在做,年輕人不願回流,要如何培養專業農?

對此,蘇治芬認為,北農應訂出分級拍賣制度,「現在的做法是,貨過去就賣,根本就是清朝時代的做法。」她指出,日本連蘋果甜度都有分級,但北農的做法是貨到就賣,毫無管理制度、價錢也掌握在拍賣員手裡,反正怎麼種價錢都差不多,誰願意多下點功夫?蘇治芬認為,未來應該要制定規範,例如以上價、中價、下價作為標準,市場自然會依據需求選購蔬菜,農民的苦心也能被看見。

對此,蘇治芬認為,北農改革不是一蹴可幾,需要中央和北農一同努力,事實上,日前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日前也表明,農委會會責成北農努力達到分級拍賣,看來是有改革可能。不過,蘇治芬也坦白地說,這條改革路不會好走,且還有更在地的農會結構要改。

靠政府錢活下去,農會問題更大

眾所周知的是,農會體系由張榮味家族所把持,張家勢力多年來盤據全台各地農會,在2017年的農漁會改選,民進黨面對基層實力雄厚的張榮味家族,依然敗陣。先不論政治勢力鬥爭,農會結構問題確實需要正視。

目前農會大概可劃分為負責經濟事業的供銷部以及金融事業的信用部,但長期下來,供銷部營運不如信用部,信用部形同於豢養經濟部。蘇治芬以104年農會的決算數舉例(詳見下表),信用部盈餘遠大於供銷部,且信用部業務收入超過8成來自政府農發基金的利息補貼收入。對此,蘇治芬直批「農會8成都靠政府過活,不用做事也有錢可以領,會花多少心力在協助農民產銷?」

農會營運結構靠信用部撐腰,信用部經費卻有一大部分來自於政府補貼,等於在用納稅人稅金豢養農會。(製表/薛如真)

日前民進黨政府成功修改《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將水利會改為公務機關,不過農業三法有《農會法》、《漁會法》、《水利會法》,現僅牛刀小試改制水利會,對於後續是否能改制問題更大的農會,蘇治芬無奈笑答「年金改革、勞基法之後,現在民進黨戰場開太多了,目前應該是動不到…。」

雖她語帶保留,但幾日前農委會認為全國農會的農產品產銷體系,並未妥善發展冷凍調節功能,確定將砍農業金庫13%推廣事業費,估算下來未來每年約會少掉6000萬元的推廣預算分配權力。從這點看來,農業改革號角正悄悄吹響,雲林媽祖婆、農委會是否能一齊為台灣農業找到出口?還有待關注。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