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一二三廠不延役 太陽光電綠能打前鋒


蔡英文在競選期間,將綠能科技產業列為政策性推動的五大產業之一,除了調整台灣能源結構,也把目標放在未來的巨大商機,以帶動綠色金融發展。農委會協調1253公頃地層下陷與受汙染土地,0及803公頃鹽地,做為地面型光電發展使用,未來2年將設置太陽能專區,力拼光電1.52GW,約19億度電,可以多供應台灣7成5的家戶一個月的用電。

永續發展再生能源

根據台電統計,201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約占4.2%,核能發電有16%,最大宗還是火力發電,貢獻將近8成發電量。行政院長林全日前走訪北海岸時重申,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不會改變,核一二三廠都將如期除役、核四不啟封,政委張景森負責的「非核家園推動專案小組」將持續與社會進行溝通。

核電廠退役,地球卻日益暖化,每逢夏季便屢屢打破最高用電量的紀錄,再生能源包含太陽能、風力、水力發電,成為能源結構調整的關鍵。經濟部能源局負責統籌規劃太陽能專區,將修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及電業法鬆綁限制,未來也將設立單一窗口專案辦公室,並推動地方政府專案補助,協助電業登記。

由於綠能產業發展涉及跨部會整合,金管會亦將協助取得融資,規劃「獎勵本國銀行辦理新創重點產業放款方案」,建構多元化籌資管道。台電也會擬定「再生能源輸配電建設計畫」,開放業者可以自行建置部分電網設施,解決饋線不足的問題。

都市屋頂也可設置太陽能板

除了使用受汙染的土地、地層下陷的土地與鹽業用地之外,經濟部的太陽光電推動政策也包含屋頂型設施,顧名思義是在建築物的屋頂加裝太陽能板,目前已經有多座地方政府公有廳舍設置,大多分布於中南部。然而,台北市與竹科所在的新竹市是目前人均用電量最高的地方;能源局表示未來會將屋頂太陽能推廣到中央政府機關,甚至民宅、商用屋頂。

政大地政系教授戴秀雄指出,屋頂型的太陽光電產業必須搭配都市計劃一起操作,因為都會區會面臨的困境是遭到建築物遮蔽,以至於有大好陽光,也無法有效做為發電使用。他表示,淡海二期的都市計畫有將建築物的方位、樓高與陽光方向納入考慮,但在實做上仍有困難。

人民一起參與

立法院永續會與立委賴瑞隆7日共同舉辦再生能源公聽會,出席的廠商幾乎是年輕業者多,象徵綠能產業可能較具有創新、突破思維。不過公聽會之前並沒有太多公開資訊,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呼籲,應該多納入公民的聲音,能源使用是重大民生議題,應該把資訊揭露給更多人知道。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