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關鍵字搜尋 - "經濟部"
雇主受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仍須遵守勞基法及「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應行注意事項」相關規範,並參考「勞共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範本)」簽訂書面協議,避免勞資爭議。

台灣的投資不振已經是陳年老問題,然而事實上,台灣目前缺少天使投資和股權投資的法源依據,「導致有錢想投資也投不了,」而政府部門也在踢皮球,讓業者無所適從。

事隔七年,經濟部水利署再度舉辦「全國水論壇」,相較於上次在莫拉克災後舉辦的焦慮,此時風調雨順多了從容。但在氣候變遷年代,沒有近憂、卻有遠慮,水利署長賴建信說,這次會議提出未來幾年的行動方案,將透過公民參與、跨域合作,建立一個減少風險、提升防災能力的幸福水台灣。

今年前10個月,中油與台電稅前盈餘合計已達941億元,一掃多年虧損陰霾,主管機關也鬆了口氣,但經濟學家指出,國營事業宗旨不是賺錢,能達成政策目標、促進市場效率才是重點。

眾所周知台灣投資不振,不過更讓人外界詬病的是,在這種狀況之下政府仍對外資投資不友善。對此,私募基金業者在一場公開論壇中指出,台灣若要吸引投資,不管是進場或退場機制,一定要有更明確的法規。

電業法新推出的版本訴求「能源轉型」,為降低火力發電、核電的比例,電業法將開創綠能的發展空間。

監察院批評育成中心定位不明,政府補助不應再多多益善,而是集中資源,培養菁英人才。新政府上台,這類老生常談卻沒有革新的制度,有必要進行「換腦」行動。

經濟部3日舉辦2016全球招商論壇,共吸引66家外商投資,總計將投入新台幣1660億元,其中投資於五大創新產業的金額占了6成。

環保團體與醫生團體已經在彰化火車站前靜坐、連署超過56小時,希望彰化縣政府不要讓台化廠復廠。

林全視察北海岸時宣示要達成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蔡英文也將綠能產業列為重要發展政策,顯示再生能源的前瞻性,但是資訊公開與可施作性如何,仍是綠能產業的挑戰。
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向來被視為肥缺,處處可見黨內征伐的痕跡,但是新董座對營運如何打破現狀,改革民進黨長年詬病的毛病,恐怕屁股還沒坐熱就被砲轟。

金管會雖然公布了金融科技3.0的白皮書,也表示將研究及推動,但在業者眼中,這種不除罪化、解禁法規的宣示,毫無進步可言,相較之下,經濟部也許更懂什麼是區塊鏈。

台泥與工研院在經濟部的支持下合作「抓碳養藻」,替台泥減碳,並培養出一公斤可賣8千美元的紅藻,明年將可成立養藻廠,未來商機無限。
經濟部將面臨核四存廢、基本工資、勞工假期、服貿、貨貿、空汙等複雜問題,全部都與其他部會發展方向正面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