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30年,興達港都很坎苛,上一個跟興達港有關的新聞,是慶富號。」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局長林英斌細數這個曾經在清朝時期和安平港、高雄港並列為南部三大港口、占地156公頃的漁港過去30年那升不逢時的命運。
林英斌回憶說,民國七、八十年,台灣的遠洋漁業達到巔峰,遠洋魚船主要停靠前鎮魚港,魷魚船和秋刀魚都是同一種船(因為要用強光去照),魷魚船魚汛約6到8月,回來高雄整補, 7月開始到年底開到太平洋白令海峽抓秋刀魚。
遠洋漁船回來的時候,前鎮漁港就非常繁忙,船駁位都不夠,他說「民國八十六年,高雄縣政府和省政府、中央都有一個想法,遠洋漁業還會蓬勃發展,需要比較大的漁港,於是把興達漁港整建成一個遠洋漁港。」
興達港擴建好,遠洋漁業已衰落
興達港的規畫是一個近海漁船區一個遠洋漁船區,總共花八十幾億預算,打造出現在興達港的規模。
天不從人願,國際局勢產生了變化,世界各國紛紛主張設定200海哩經濟海域,台灣的遠洋漁船去捕魚,必須向對方取得漁權,受到很多限制。林英斌感到惋惜的說「不像20年前在海裡面捕魚,能抓多少就抓多少,好像取之不盡,氣候變遷,魚類資源枯竭,變化很大。」
另外,台灣的少子化情況逐漸浮現,年輕人也不想上魚船,十年前 有很多大陸籍船員,現在船上20人,只有一個台灣人,台灣人大都當幹部,18、19個都是外籍如菲律賓、越南船員。
「興達港生不逢時,蓋好了,沒能趕上台灣遠洋漁業的高峰,想要好好發揮的時候卻遇到環境大轉變,十幾年來被人稱為蚊子館。」林英斌指出,高雄縣市合併以後,七、八年來一直在想計劃如何活化、如何BOT。
但今年不一樣,興達港的命運將和台灣未來誕生的新產業綁在一起,政府決定全力推動的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給了興達港一個舞台,中鋼公司風電事業發展委員會主委程慶鐘說,興達港到彰化海上風場距離約120到150公里,歐洲生產基地到風場的距離是1500到2000公里,近多了,因此選擇興達港做為風力發電水下基座的生產基地。
風場在彰化,會選擇興達港而不是台中港有兩個理由,第一,林英斌指出,高雄仍是全台灣重工業的中心,產業鏈完整,能充分供應生產。第二,將在興達港打造生產基地的中鋼風電事業發展主委程慶鐘指出,台中的風太大了,但中鋼一年四季都要施工,有個生產步驟必須要用吊車,興達港風沒那麼大,此外,興達港的濕度比較低、陽光比較多、下雨天比較少,不管室內室外工作都比較適合。
中鋼大舉進駐,風力發電商機起飛
中鋼投資34.21億元成立「興達海洋基礎公司」,今年4月正式動土,預定明年底完成建廠,將興建離岸風電水下基礎設施廠房、重件碼頭及新建辦公大樓,將在興達港生產風力發電機的水下基座,一個基座的大小約一棟20-30層樓高的大樓,由於都是鋼材,非常的重,超過1千噸。
因此,中鋼承租34公頃的土地,預計建廠費用50億,加上營運準備金達68億元,一半向銀行融資,五十幾億中,有11.6億要做重件碼頭,原本每平方公尺承重2噸,要改成承重30噸(地盤要比較強)。
除了中鋼,還將興建海洋工程科學人才培訓中心、海洋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海洋科技工程材料創新及研發中心,其中單中鋼人力需求500人,其他中心合計約可創造2000名就業機會。
雖然目前興達港看起來一片寂靜,中鋼已經進行碼頭強化工程,過去只有海巡署把興達港當成主要停泊區,未來不止是中鋼進駐,連帶的上下游廠商都會進駐興達港,在林英斌眼中,期待看到的是興達港日夜燈火通明,人車往來興旺,抓住那30年前失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