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日前通過為期五年的「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其中準公共化托育政策8月1日正式上路。衛福部表示,「建立托育公共及準公共化機制」除積極布建托育家園外,透過政府與居家托育及托嬰中心合作,並設計一套雙軌制度,得有充分選擇權,決定讓子女以何種方式獲得照顧。
衛福部將和各地方政府共同訂定托育費用收費價格,進行價格管理,把托育費用支出控制在家庭可支配所得的10-15%間,依照公托、私托、保母以及自行照顧給予2,500元至1萬元不等的托育費用來實質減輕育兒家庭負擔,且0至2歲,或限制父母一方未就業,從0至未滿5歲,銜接5歲免學費,每月2,500元。
擴大托育公共化狀況多,家長業者急反彈
不過,擴大托育公共化政策公佈後,包括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中華民國兒童教保聯合總會及中華幼兒教育協會,共同發給幼教業者公開信,針對參與「準公共化」的私托與私幼,六個要件之一,是調高薪資,教師與教保員達2萬9千元,且每個月收費不得超過8千,提高成本,卻降低收費,設定收費與補助設限,大家齊頭平等的「共產化」,嚴重擾亂幼教市場機制,呼籲業者全面抵制。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則強調,目前國內的私托、私幼價差的確很高,幾千元到3萬元不等,「我們沒有辦法把他們全部納入簽約合作對象。」
林萬億進一步指出,對收費較高的業者而言,準公共化並沒有太大誘因讓他們加入,因此,把合作的對象,設定在補助後托育費用落在家庭可支配所得10-15%的業者,政府與私托、私幼簽約時,等於是給予業者一個「保證」,透過托育費用的合理管控,讓參加的業者有信心,未來可以因為招生人數的增加,提高整體收入。
林萬億並強調,擴大托育公共化政策,對於員工薪資提高,是訂定一套機制,「不是一次就調漲。」
另外,由於衛福部7月31日下午才公布「準公共化服務相關作業要點及合作契約書」,隔天旋即倉皇上路,許多家長都在反應一下子找不到準公共化的私托及保母而非常的緊張,準備一旦有托嬰中心或保母加入準公共化,立刻轉移托育,就怕看得到吃不到。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王兆慶則表示,新制第一個月,願意簽訂準公共化的單位不多,應該再觀望一個月左右,且短時間內托育給不同中心或保母,對於孩子也未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