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牙醫實習名額爭議再起...本土牙醫批政府30變50名過程黑箱 推動修《醫師法》限制擴增

醫療政策

衛福部3月公告今年度國外學歷牙醫系畢業生實習名額,仍維持50名不變。

對此,本土牙醫團體表示,肯定賴清德總統信守競選承諾,然而50名波波牙醫實習生對於教學現場仍是過多,且政府統計牙醫人力已經過剩,過往也曾預告會降低波波名額。

「本來就是30名,不是50名,30名變50名是個黑箱過程,沒有任何根據!」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暨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長黃映綺,接受《信傳媒》訪問時直指。

黃映綺強調,波波醫師、波波牙醫實習名額本不應超過國內總量招生人數的1/10,「這是民國98年衛生署、教育部、考選部和醫界大老共同會議的決議,次年99年衛福部公告的開放名額就是30名,這個比例也是目前台灣8所牙醫學系以及去年11月5千人上街的訴求。」

她直言,現在外界傳出本來就是50名實習名額,顯現政府不能堅守立場,「讓人覺得,政府可以因為關說,就開放增加名額,才會讓波波醫師捷徑絡繹不絕。」黃映綺表示,去年無端生出來的「假偏鄉計劃」和「醫師法施行細則」修改,都是一樣的概念。

衛福部3月公告今年度國外學歷牙醫系畢業生實習名額,仍維持50名不變。(圖片來源/本土小牙醫聯盟提供)

本土牙醫籲:國外牙醫系實習名額應不超過國內1/10納《醫師法》

黃映綺指出,「目前這個波波實習名額是每年公告,決定權幾乎是操控在衛福部,我們卻看到衛福部一直在為波波開道。人民只能靠抗議和走上街頭抗爭,才能換來總統和行政院長的『口頭承諾』。所以,我們希望推動修法,把波波開放名額設定比例上限,讓紛爭止息。」

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暨本土小牙醫聯盟說明,醫師總量管制是為了維護教育訓練及醫療品質,「然而111年的50名波波牙醫實習生中,就有22位是在師資不足的醫院實習,訓練品質十分令人擔憂,且107年衛福部口腔醫學委員會就曾決議,由於牙醫師人力過剩,波波牙醫實習名額於113年時降回30名。衛福部也在108年公告,國內8所牙醫院系每年所培育的牙醫人力足以提供目前牙醫人力市場的需求,將適度降低波波牙醫名額。」

黃映綺表示,「協會認為,台灣早就不需要再引進國外學歷牙醫師。如今只因為權貴子弟的需要,就不斷食言而肥,繼續開放50個波波名額。然而政府卻同時減招公費牙醫學生名額,等於是剝奪本土偏鄉和原民學生的教育機會,實在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一大諷刺。」

她也提到,協會擔憂這條波波醫師捷徑不會終止,因此協會也將繼續推動「國外牙醫學歷實習名額應不超過國內總量招生名額的1/10」納入《醫師法》。

本土牙醫指出,波波醫師、波波牙醫實習名額本不應超過國內總量招生人數的1/10,是民國98年衛生署、教育部、考選部和醫界大老共同會議的決議,次年99年衛福部公告的開放名額就是30名。(圖片來源/本土小牙醫聯盟提供)

波波實習分發應採「擇優錄取」

對此,高雄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蔡政峰接受《信傳媒》訪問時指出,「這個是賴總統公開的承諾,毫無意外。但波波醫最大的問題是學歷認證辦法,源頭的管理沒有做好,才會導致如此大量的波西牙醫,這種在海外非正規入學、上課及畢業的專班,怎麼可以承認其學歷?且明明原來的法規已經有針對這類不正常入學的專班,明文去規範防止,卻自己把它廢除,其心可議,難怪小牙醫團體會說這是為權貴服務。」

蔡政峰表示,國內每年限額牙醫系錄取才300多人,卻有100多位海外畢業生取得國考資格,「實習名額50名其實已經超過國內1成了,算是容忍的底線,以任何名目增加名額,都不合理。」

他強調,合理的做法應該仍然是源頭管理,讓學歷認證合乎常規,杜絕這類由代辦公司去接洽成立的海外專班,才能真正落實邱泰源部長自己在媒體面前承諾的,從嚴把關。

黃映綺表示,去年衛福部欲推行的牙科「假偏鄉計畫」,預計增加的波波實習名額是外加在此公告的50名之外,「雖然去年的遊行,已經將假偏鄉計畫成功退回重擬,但新的計畫內容尚不得而知。協會擔憂,衛福部已經藉由修『醫師法施行細則』幫波波降低國考門檻、大開前門,是否會想出新的花招幫波波開後門?民眾務必密切關注。

協會也建議,波波實習分發方式應取消現行的「依照國考通過年份排隊」制度,改為逐年「擇優錄取」,「就如同我國大學考試一樣,今年沒上、明年重考。如此一來,不但解決排隊問題,想回國的優秀醫師也不會被前面的波波卡住,民眾也能享有更好的醫療品質。」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