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客戶一起健身,取代了華爾街的牛排餐!」《彭博》(Bloomberg)在今年一月的新聞中,宣告華爾街「淪陷」於當前的健身狂潮中。
想在紐約金融街區附近的頂級健身房Barry's Bootcamp,預約使用相鄰的2台跑步機,費用高達50美元(約合新台幣1,500元),比上運動課程還貴。因為,「你與客戶一起健身所搏的感情,絕對比在餐桌上還深刻。」Barry's Bootcamp品牌策略溝通副總裁蘭德(Vicky Land)受訪時分析。
如果說,這則新聞讓我在不可置信中理解了美國的健身風氣有多狂,接下來的個人經驗,則是體會到台灣的狂熱程度也不遑多讓。
「你們吃就好,散攤前我應該能趕到。」不久前,我與分散各地、10年沒見的高中死黨們,好不容易約成聚餐,死黨之一竟然因為健身課程的時間衝堂,決定先健身完再來。
台灣健身房3年翻倍,FB曬美食落伍,秀肌肉當道
「健身運動風氣,正逐漸成為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師大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所長湯添進觀察。以往人們的運動計畫,往往因加班、約唱歌或應酬而從行事曆刪除。現在健身優先順位已大大往前提。
這個趨勢所帶動的,不只是健身產業的高成長榮景,還預示了全新的消費市場機會與挑戰。因為,你肯定沒想過,當健身風氣盛行,甚至可能危及牛排館的商務客生意!
歡迎來到健身新時代。
根據財政部統計,台灣健身房數量在過去3年間默默成長了超過1倍。健身房營利事業登記家數,從2014年底的168家,激增為去年底的369家,總營業額也從40億元,倍增為近79億元。
狂潮背後的原因是,出現了讓人規律運動的強烈動機。
「臉書、Instagram提供了運動自我展示的舞台,」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所長廖主民說,以前自己再怎麼辛苦健身,默默無人知;現在手機App能畫出跑步、騎車路徑,能打卡秀照片,能大範圍宣告我在運動,是推動這波健身風氣的一大力量。
難怪,名媛網紅以前自拍炫耀穿戴名牌、文青名人過去打卡高調看展覽,饕客網友總愛狂拍美食,現在卻一個個加入了秀健康的行列。過去幾年台灣流行參加馬拉松賽,隨著熱度退燒,原有人潮流向健身房,自拍主題也由賽事變成完成重量訓練後,大秀6塊肌與馬甲線。
湯添進分析,過去數年來,運動科普知識讓人們普遍知道運動可預防失智、提高學習力與社交力、有助職場表現,加上社群媒體推波助瀾,塑造出這波運動等於流行時尚的氛圍,「運動健身可以展示出,第1我很健康,第2我有自律能力,第3我能自我挑戰不怕困難。」
但,理解運動的重要性,卻不代表能付諸實行,尤其,閒暇時間日益碎片化,想要克服惰性,更難。於是乎,為了解決這問題,全球健身房吹起了M型化趨勢。
M型化趨勢明朗,矽谷金主壓精品風,小七平價版冒出頭
M的一端,是走時尚風的精品健身房,不論是在飛輪教室聽著DJ健身教練的指揮,隨著音樂踩踏衝刺;或是在CrossFit(混合健身)工作室,為同學們打破個人上一次紀錄而互相喝采,以娛樂化、社交化,促使人持續運動不中斷。這類據點通常位於大都會區寸土寸金的捷運站附近,方便上班族隨時抽空前往。
M的另一端則是平價健身房,坪數較小、服務較陽春,但不綁約、以分計費的低廉價格,讓人人可以負擔,讓健身時間可以彈性化、碎片化。地理位置通常位於社區,提供了「健身房就在巷口」的方便性,讓人很難再找藉口逃避健身。
反映在數字上,國際健康、運動與健身俱樂部協會(IHRSA)2017年報告顯示,全球精品健身房會員人數1年內成長15%,傳統綜合式健身房則下滑了3%。新形態M型兩端的健身房,收費模式大多改用月繳、以量計價等模式,也大幅度解決了會員被倒帳的疑慮。
這趨勢吸引投資優步(Uber)和Airbnb等矽谷獨角獸企業的美國私募基金TPG,將焦點轉投健身領域,購併高級飛輪健身房CycleBar、精品划船機健身房Row House。全球最大消費品私募基金L Catterton則投資美國頂級健身房Equinox。
傳統健身房中,平價業者一枝獨秀逆勢成長。美國平價健身房Planet Fitness藉由月費十美元(約合新台幣300元)的低價策略,快速擴張成為全球家數冠軍,今年1月創下分店數1,500家紀錄,店數與營收都較3年前成長5成以上,目前股價已是2015年掛牌時的3倍。
在台灣,台北東區目前是精品健身房的一級戰區。知名台語歌手李愛綺(原藝名李嘉)的老公,今年5月新開了配備酒吧與咖啡屋的私人招待所風格健身房The Key;綠營大老吳乃仁之子吳怡翰,去年引進了美國格鬥品牌UFC GYM;時尚飛輪健身房Space Cycle今年初獲得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投資,最為風光。
今年6月,7-Eleven在台北推出了免綁約健身房,象徵台灣平價健身風潮起飛。加上台北、台中、高雄也都冒出了「1分鐘1塊錢」的社區型超划算健身房,逼得台灣最大健身連鎖業者World Gym,推出Express平價新產品線應戰。
換句話說,這波風潮不只讓台灣高收入族群健身形態換了個風貌,也吹向尋常百姓家。
18歲以下族群成長最快,兒童體適能、銀髮課程詢問度高
當健身門檻變低,參與的年齡層也被拉寬,IHRSA報告指出,過去4年健身房會員成長最快的年齡層,是青少年與銀髮族。尤其,18歲以下的會員成長最快。
對此,健身工廠總經理陳尚文最有感觸。他說,以前是學生加入健身房後被父母壓著來解約退款,現在則是父母主動打電話幫孩子問:這年紀可以加入嗎?健身工廠在去年2月首度推出兒童體適能俱樂部,1個月收費近4,000元,比大人還貴,卻已吸引了超過1,200名小會員。
台灣的銀髮族則正開始擁抱年輕人在玩的重量訓練。「銀髮族更應該訓練肌力,」湯添進指出,台灣銀髮族跟日本一樣,只知道從事健走等有氧運動,卻缺乏肌力訓練,導致肌肉越來越少,容易跌倒。現在,體育署已著手培訓師資,除了台北已有專屬重量訓練課程,就連屏東,也出現只收55歲以上銀髮族的CrossFit專班。台灣要出現如歐美「筋肉爺爺」、「馬甲奶奶」網紅,指日可待。
有了需求,消費市場明顯轉變。今年暑假來到《商業周刊》實習的學生,讓我再次認知到健身潮有多狂。這位有健身習慣的同學說,考慮與朋友創業賣健身餐。
雖然健身潮還沒影響到台灣的牛排館,但在餐飲業,已帶來健身餐百花齊放現象,包括由網紅健身部落客創辦的Nisoro、健身品牌iFit推出的iFit meal,還有以健身男性為目標族群的肌肉海灘,提供冷凍盒餐或新鮮熱食外送。嗅覺靈敏的食品大廠如愛之味,今年6月推出全新豆奶產品,也以健身補充高蛋白為主打訴求。
健身餐、運動服飾熱賣,教練身價鍍金,高手月薪10萬起跳
衣著的趨勢更為明顯,今年九合一大選中,健身服儼然成了新競選戰袍。挑戰台北市長的丁守中穿著全套品牌運動裝,拍影片示範消除鮪魚肚;北市議員高嘉瑜也在臉書貼出全套專業慢跑服照片,戰力滿點的回應政治口水戰。這也難怪,過去幾年阿迪達斯(Adidas)、lululemon的時尚運動機能服熱賣,老牌子的Nike公布今年第1季財報,就以運動服飾類別營收成長率最高。
型男美女玩運動風穿搭,婆婆媽媽們則熱情擁抱無鋼圈運動內衣。社區型量販店愛買的經驗頗具代表性,愛買公關經理王佳慧指出,今年其女性運動內衣銷量較去年大增1倍,走運動風的亮色系、具吸濕排汗功能的男女外著,也比往年成長3成。平價時尚品牌優衣庫(Uniqlo)今夏有不少據點,因應買氣,將運動機能衣擺滿了一整面牆,櫃位面積大勝往年。
整個趨勢最顯著的影響,莫過於健身教練在台成為高薪的性感職業。「以前大家的印象是武夫,現在是型男。」健身器材零組件大廠祺驊專案經理楊智誠觀察。
健身教練過去以體育系畢業生、健美運動愛好者為主,如今,有越來越多不同背景的人投入,例如,曾任第一金投信王牌業務,號稱「台灣鄭多燕」的47歲美魔女Linda林慧君,就改當起全職教練。
「位於前段班的教練,月薪絕對是10萬元起跳。」UFC GYM董事長吳怡翰舉自家經驗為例說,這薪水絕對可以打趴許多行業,自然吸引文武全才加入。
產業循環曲線上看10年,VR遠距、智慧裝置,再造新藍海
只是,擁抱狂潮之餘,得要釐清,它會如蛋塔般短線,還是真能走得長久?
健身器材製造大廠岱宇執行長丁平頤,以長期觀察歐美市場的經驗分析,健身房通常以7到10年為一個循環,「是個很久的Cycle」。他說,從目前全球健身器材銷售趨勢來看,並沒有放緩。
IHRSA數據也顯示,台灣健身房會員約為58萬人,人口滲透率為3%,遠遜於美國的19%與歐洲的10%,也輸給香港、新加坡的5%,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將時間軸拉長,更新形態的遠距型、智慧型健身商機正等著接棒。美國新創公司Peloton推出搭配螢幕在家跟著教練指示踩飛輪的健身課程,大受歡迎,開啟了健身遠距市場的先河,這樣的服務還能靠VR(虛擬實境)再進階。
在宏碁的門市體驗中心,我戴著VR頭盔,騎飛輪玩西部牛仔套繩、追擊敵軍坦克,雖然頭盔有點悶,但不知不覺就超越了平常踩腳踏車的速度,而這套設備已賣入香港、新加坡的健身房。
商研院數創中心主任范慧宜觀察到,雖然VR仍有設備笨重、悶熱的問題待克服,但這些早早投入的業者,寄望透過VR的臨場感與趣味性,讓使用者持續運動。
台灣業者也密切追蹤智慧化進展。楊智誠舉德國Milon產品為例,先徹底掃描使用者的身高、體重、腳長、肩寬等數據,由教練輸入運動處方,使用者只要在智慧健身器材上插入個人晶片卡,就能自動調整坐墊、載入課程,在無教練指導下完成健身。
IHRSA公布去年全球健身房營收總計達872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兆6千億元),會員總數來到了1億7千多萬人,並預估2030年將可成長至2億3千萬人。沒想到,為了幫懶得動的人類與惰性奮戰,竟衍生出這麼龐大的產值,而這還不含以後可能新開出的遠距健身藍海商機。
誰能料得到,下次我的高中同學會,也許會是一群人一起在跑步機上奮鬥,或是在格鬥課程中對打,更也許,在飛輪遊戲的VR風景中,大家遠距邊騎車運動邊聊天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
原文作者為蔡靚萱,本文轉載自《商業周刊》。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商業周刊》,全文連結:https://goo.gl/J8oi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