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仲業者關心此次大選前的激情能否化為市場助力,於是做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買方的購屋信心確有回升,其中,台中、高雄等地更因為選後變天,在拚經濟大於政治考量的氛圍下,吸引了一成左右的投資買盤出籠,只不過,後續仍有「房市三高」在扯後腿,一切恐怕仍是未定之天。
根據永慶房屋最新調查,全台網路會員當中,看跌明年第一季房市的人有45%,季減3個百分點,對此,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該調查的時間點剛好橫跨選舉前、後,從「看跌比例較上季小幅收斂」的結果來看,顯見消費者在選後確實有購屋信心回升的跡象。
此外,調查指出,中美貿易戰已持續將近一年,民眾對於資金避險標的的偏好也發生變化,選擇股票、定存的比例降低,多半轉為投入房地產市場。謝志傑認為,主要是因為房地產除了保值與避險功能外,還具備投資效益的功能,「我們也發現,有高達63%消費者都有意願投資房地產收租,投資報酬率在1.5%到3%的接受度最高,……顯示房地產還是吸引消費者投資、置產的一項標的。」
選後「變天」氛圍不一樣,台中、高雄現「投資買盤」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有意購屋的民眾當中,多半還是首購、換屋這類的自住需求(七都的占比都在63%至84%之間),相較之下,置產、長期收租的比例只有13%到30%;若進一步拆分數據,可發現台中、高雄等都會區出現投資型買盤,該調查稱:「想藉由房地產獲取資本利得的投資者似乎有活躍的跡象,都有一成以上的需求。」
談及此事,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說,選後台中、高雄的氣氛似乎較為活絡,主要與市長當選人的政見有關──多半以拚經濟為主,相較之下,北部就沒太大變化,「台中、高雄的投資需求增加,主要是因為變天了,變得不再是以政治為主軸,而是全力拚經濟,所以民眾信心也比較強。」
那麼拚經濟話題喊得最大聲的高雄房市要熱了嗎?葉凌棋直言:「選後想看屋的人增加,我們帶看的人、付斡旋的人也增加,所以交易量確實有一些增長,但是……現在房東的期望也跟著變高,所以,我認為,如果房東再一直提高售價,明年交易量可能不會有太大成長,主要還是雙方要有共識啦。」
「高雄的餘屋量一直都是前兩名,以今年推估交易量3萬戶來說,其中,新屋供給量就有1萬5千戶之多,占全年交易量的一半,這就代表了,高雄的現成餘屋還必須消化好幾年,是最嚴重的區域。……桃園的話,目前新成屋供給量雖然還很大,但是我們看到,它的建照數量已經往下降了,所以是慢慢在減量,如果能持續下去,應該有機會消化完。」他補充。
房市「三高」成隱憂,專家:新屋供給至少腰斬才健康
至於2019年的房市展望,葉凌棋分析,除美中貿易戰等國際風險,國內房市還受到新建待售餘屋、使照、建照爆量影響,爆出「三高」警訊,恐怕隨著市場供給量大增,賣壓仍重,「根據我們觀察,房屋交易量裡面,大約有兩成屬於新成屋,如果用今年的交易量28萬戶去推估,就可以得知,今年新成屋交易的需求量大約在5萬6千戶左右,但事實上,明年全台的新屋供給卻高達11萬4千戶,也就是說,新成屋供給量至少得腰斬,才可能達到供需平衡。」
「明年下半年總統大選將熱烈展開,預期民眾購屋腳步放緩、轉趨保守,這也會壓縮房市交易量成長空間。」整體而言,葉凌棋認為,經濟復甦動能趨緩,加上自住需求仍是市場主流,都導致了房價缺乏上漲動能,因此,房價「盤整緩跌」格局不變,但由於國內利率仍是歷史低點,貸款成數又維持在七八成水準,無論是建商或一般賣方的壓力都不至於太大,「所以頂多就是呈現緩慢修正格局,不會像過去利率在8%的時候,一年可以跌三到四成,……2019年房市應該就是『價盤整、量持平或小幅上升』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