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張婆婆有糖尿病,但沒有菸酒檳榔習慣、無B型或C型肝炎,平常身體也還算硬朗,「有一天她突然肚子痛到醫院做檢查,才發現右肝有一個超過10公分的大腫瘤!且她的肝臟體積竟然只有一般人的一半不到、胎兒蛋白已高達7萬多(正常值<14)......」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同時也是張婆婆的主治醫師黃炳勝這麼形容。
黃炳勝表示,張婆婆接受過光子放射治療但效果不佳,「因為她的肝臟實在太小,繼續治療可能連帶影響肝臟萎縮衰竭。」那後來張婆婆的狀況如何處治呢?
「一般來講只要是大腫瘤都會伴隨小肝臟,因為腫瘤太大肝臟就會被壓縮變小,另外就是因為國人很多B肝、C肝問題,B、C肝久了造成肝硬化,也會造成肝臟的萎縮,比例還是蠻高的。」他指出。
手術後腫瘤不見、肝臟維持原本大小...70歲阿嬤靠「它」恢復健康
肝臟位於人體腹腔右上方,正常體積為1,500-2,000立方公分(視身材會有差異),主要功能有解毒、製造膽汁幫助消化吸收、製造肝醣存儲於肝臟,並將氨轉為尿素,與尿液排出體外。黃炳勝先解釋,「肝的容忍力比較高,它只要維持原來1/3的功能,就能應付一般生理上的需求,也就是說一旦有症狀,就是肝功能已經低於1/3,也會因為肝功能不好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張婆婆除了有大腫瘤,肝臟的體積也非常小,不到600c.c.(正常人約1,500c.c),且電腦斷層也發現她的腫瘤沿著肝靜脈侵犯到下腔靜脈、再到右心房,「這樣的狀況下並不適合手術跟做電燒。」黃炳勝表示。
在醫師與家屬討論後,先安排張婆婆接受右心房的傳統光子放射治療並同時接受標靶治療,侵犯右心房的腫瘤在治療後如預期萎縮,「但隔了3個月,她的肝癌指數(胎兒蛋白,AFP)卻上升到8萬多(正常值<14),雖然心房腫瘤有處理好,但肝臟腫瘤似乎沒弄好。」黃炳勝表示,在無其他更有效的傳統治療下,家屬支持婆婆接受「質子治療」。
張婆婆做完質子治療5個月後,右肝腫瘤完全壞死,胎兒蛋白也從8萬多降到正常值9點多。不過持續追蹤1年後,卻發現張婆婆的左肝又長一顆小顆腫瘤,「那時候因為肝臟還是很小,不適合手術、電燒,所以又做第二次質子治療。」黃炳勝描述,在做第二次質子治療時他們有去計算張婆婆的肝臟體積,竟跟第一次做質子治療時肝臟體積幾乎一樣。
腫瘤超過5公分無法手術,2年存活率不到2成...「質子」成癌症新選擇?
黃炳勝解釋,「也就是說質子治療沒有像傳統放療一樣會有中低劑量的散射,會傷害到肝臟、讓肝臟萎縮,這個病人後來到我門診追蹤已經3年了,整個追蹤下來狀況都還不錯,每3個月她先生都會陪她到我的門診追蹤。」
「質子治療相對傳統光子治療傷害相對小,以前10公分的腫瘤治癒率只有2成,現在用質子治療累積2、3年經驗,已經提高到5成的治癒率,這對很多病人來說是蠻大的進步,也提供很多病人新的選擇。」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主任張東杰表示。
張東杰也指出,台灣肝癌病人常伴隨有肝硬化萎縮的情形,或是因病情需要,已接受過電燒治療,甚至已經手術切除一部份肝臟,使得病人剩餘的正常肝臟體積過小而無法再接受有效的局部治療,常常只能束手無策。
國人B、C肝盛行...如何早期發現肝臟腫瘤?
「國人B肝、C肝比例真的不少,還是希望國人每半年定期回腸胃科門診追蹤,早期發現腫瘤小、好處理、費用相對較低、效果也最好。」張東杰表示。
目前質子治療的費用主要還是看患者腫瘤的位置決定療程,如果比較單純,一般10次療程可以結束,費用大約是3-40萬元,若治療位置較複雜,可能到70-130萬左右不等。不過黃炳勝也強調,不是最新最貴就是最好的治療,「肝癌治療還是要先考慮手術及電燒,除非腫瘤太大或肝臟太小,質子治療提供病人一個新選擇。」
肝是無聲的器官,醫師也提醒病人一旦有肝炎或肝硬化的狀況發生,一定要定期追蹤,因為早期發現才有機會早期治療。
醫師小檔案_黃炳勝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
學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士、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
專長:腫瘤分子生物學、肝癌、頭頸部腫瘤、鼻咽癌、消化系統癌、胸腔腫瘤醫師小檔案_張東杰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主任
學經歷:臺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碩士、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副主任、長庚護理技術學院護理系副教授
專長:頭頸部腫瘤、鼻咽癌、乳癌、消化系統癌、生活品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