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作者為時代力量高雄市議員林于凱,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從公務員轉市議員三個月,我接觸更多的民眾,看到更多的面向。
狗大便為什麼多?
其中之一,就是許多民眾抱怨公園狗大便很多。
狗大便為什麼多?其一是民眾寵物產生的,其二是流浪狗的。我先討論流浪狗這部分。
流浪狗很多,怎麼處理?有人會說TNVR(捕捉、結紮、打疫苗、休養後放回)。不過,我看到一個現象,就是TNVR的速度,趕不上野外浪浪繁殖的速度。
根據研究資料,要控制區域浪浪族群的數量,必須要在該區域7成的狗都完成結紮。不過以目前各縣市動保機構的結紮預算不多的情況下,還要平均分給各行政區,完全不可能達成這個目標。
所以,變成結紮是讓人心安的。(當然不是否認TNVR,有些民間團體自發在小區域進行大規模結紮,就會有效果)
公園清潔人力不足
狗大便多的另一個原因是:公園清潔人力不足。
以高雄市來說,每個公園一個月平均的清潔費用是12,000 - 20,000,連聘請一位專職清潔人力的基本工資都不夠。這種薪資,只能祈禱有佛心的志工一起加入清潔行列,不然,就是狗便便加入行列。
為什麼公園清潔經費這麼少?這是我今天想談的重點。
最近聽到很多陳情,結果殊途同歸的原因之一都是:沒錢。
不管是公園維護經費不足、樹木修剪經費不足、流浪動物收容所經費不足、社會福利經費不足、學校電腦設備更新經費不足、甚至前兩天傳出的高雄空污基金經費不足 … 等等。 所有的共通點,都是:經費不足。
(但與此同時,我聽聞某國立大學的設備費用,多到倉庫堆滿全新未啟用的雷射印表機、微波爐、甚至還有未拆封的冰箱 …)
資源的分配有問題
明明看到預算資源的分配有問題,然而,身為一位議員,我們能做的,是刪除預算、凍結預算,但我們無法增加預算,或是把原本編列在A 項目的預算,給移到B項目去。
所以,當預算書從行政部門送出來時,就注定有些區塊,是缺錢的。特別是那些維護費用及勞務服務費用。
簡單的來說,警察局的監視系統,先前有錢採購,但是過了兩年保固期,要再編列維護經費,就顯得捉襟見軸,所以很多地方監視器是好看的;公園的新建工程款有,但是到了要維護清潔的費用,就沒有了。
我在2016年拜訪當時行政院長林全,提出行政院所屬單位試辦「零基預算*」的概念,他當下認同。但是,後來他用了一個很妙的比喻「你打開書櫃,發現書滿了,要把一些書本清出來,但你不管拿走哪一本,都會有人說,那一本我還要看」來說明,零基預算編列上,就會面臨各業務部門站在本位主義上,必然會想盡辦法保留屬於自己原本的那一份。
零基預算:簡單說,就是每年年度預算從零開始編;現行做法是:參考去年預算科目,進行加加減減的微調,如果有新增重要政策,則是從其他科目挪出預算
先砍掉經常門預算,保留資本門
所以,不論怎麼編列,永遠會有一些是該淘汰的舊時代業務,但因為「例行性」的需求,就還是存在預算書上。而民意代表在審查預算時,常常也是用新舊年度對照的方式,如果去年有編列的,今年再編列多半不會被argue,反倒是,去年沒編的,今年突然新編,就比較容易被盯上。
採用減法(從100開始往下減),而非採用加法(從0開始往上加),這是預算編列上的第一道陰影。
往下減就算了,但減的還是不該減的。
當政府經費不足,需要刪減預算編列時,過去習慣採用的做法,就是先砍掉經常門預算,保留資本門。什麼時經常門?簡單說就是人事費、維護費、管理費、設計費、服務費 … 等等偏軟體面的預算,而資本門就是工程款、設備費、建造費 …等偏向硬體面的預算。
蚊子館是怎麼產生的?
我在立法院的時候,曾經參與一個關於步道維護的會議,當時會議主要是討論:「步道維護的費用常常都不夠」。為什麼不夠呢?
「政府公共建設計畫先期作業實施要點」的第二點中說:「計畫總經費中屬經常門者不得超過資本門之二分之一,…,各年度公共建設計畫經常門經費總額仍應以不超過當年度公共建設計畫總經費百分之二十為限」。所以當使用公共建設款時,屬於經常門的預算(這個案例中就是步道維護預算),就受到約束。當時聽到比較極端的狀況是:要維護舊步道,反而要蓋一條新的步道,才能從新的步道工程款中,編列一些維護費用。
那蚊子館是怎麼產生的?
而很多地方政府財政情況不好,要投入公共工程建設,多半需要中央補助。然而,依據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第10條:「中央對直轄市、縣(市)政府之計畫型補助款,均不含土地取得及維護費用(但專案報經行政院核准者,不在此限。)」
所以說,地方政府運氣好,可以拿到中央工程建設補助,但是當工程完工、建築蓋好後,後續的維護就是地方政府自己要想辦法。有些地方政府為了要政績,先蓋再說,但是後面幾年,地方政府有沒有編列足額維護費用,中央的主計人員其實也很難查核。所以不意外的,過去產生了很多的蚊子館。有錢蓋,沒錢維運。
在預算編列時經費就不足了
重資本、輕經常門的概念,在現今預算書中仍處處可找到這樣的痕跡。所以對於政府聘僱的公園清潔工待遇不佳、監視器系統沒錢維護、收容中心及動物園的照護費用總是在年底前幾個月就燒光、社會福利的勞務外包總是從基層社工身上拿回捐或是給不足額薪資 … 等等,都是經常門編列不足所造成。
還記得步道會議上,主計總處的官員說:「我們沒有要求行政部門要先刪減經常門的預算」,但是實際上,許多行政部門的主計,還是習慣性地要求業務部門先自刪經常門。
每次接到民眾陳情說XX經費不夠,如果要扮演一個有guts的民代一定會說:「我一定幫忙去爭取經費」。但是,更根本性的原因,我認為是在預算編列的時候,就已經註定很多第一線的維護及勞務服務經費會不足了。
民代在質詢時,也只能要求局處首長,「可不可以正視這個問題,在明年度預算編列時要檢討!」但是,到了明年這個時候,當初被質詢的局處首長還在嗎?如果民代自己沒有記得這件事,那麼很可能要落入同樣的循環之中了。
身為一位憋得很難過的民代,不得不說:「經費不夠,不是理由!就是因為經費不夠,才更要重新思考預算編列的方式!」我建議,不論是中央政府或是地方政府,都應該嚴正看待「每年度重新檢視預算編列」這件事,而編列預算的關鍵人物,其實是「科長」及「主計」,拜託改個思維,不要再重資本輕經常門了,也不要再參照去年預算編列今年預算了。該刪除的過時業務,該調整的預算分配,首長要扛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