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因涉司法關說案洩密,8日下午開庭,提告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其委任律師曾勁元當庭促請北院考慮羈押馬英九,否則馬出國後一去不回,國人豈能諒解。不過審判長吳勇毅說,北院會正式分案,評議後加以裁定。
馬英九強調自己沒有犯罪
馬英九陳述時說,柯建銘3年前提本件自訴案,是為了轉移焦點,馬強調「我沒有犯罪」,但任何人都不該對進行中的司法案件請託關說,此舉已破壞最基本的司法正義,這是大是大非問題、不能迴避。
柯建銘反駁指出,馬英九介入司法個案是民主憲政之恥,而這個案件的本質是「假辦關說案,進行政治鬥爭」,也讓馬淪為民調9.2%的總統,請馬勇於認錯,因為這是他最後的「逃命線」。柯建銘說,馬英九涉嫌重大,與黃世銘、隨行秘書等人有串證之虞,多位親人都在美國,有逃亡之虞,至少要予以限制出境,他還建議馬「自請境管」,但馬未接話。
第一次的出庭,馬英九沒有被羈押、也沒有被限制出境,似乎是意料中事。馬英九也說他一定會回國;他在庭上的陳述,沒有針對洩密案的核心,而是導向司法關說的政治角力,如果這是他的訴訟策略,在往後應訊時未做調整,恐怕不足以取信法庭。
馬認為司法關說重於洩密
柯建銘是否真有司法關說,這是另外一件事情,而且經由比對承辦檢察官林秀濤的通聯與入出境紀錄,發現林秀濤在王金平致電給她的前一天,就已寫好「不起訴書」,那時的特偵組聲稱王金平打電話給林秀濤的當日,林秀濤人已在日本度假,因此她諷刺說,「是在跟歷史關說嗎?」
即使柯建銘真有關說,也不構成刑事責任,然而馬英九掀起馬王之爭,起火點就在於他認為關說就是不對,所以黃世銘監聽到的電譯記錄,就算有洩密之虞,都不會比司法關說重要,他才會要求黃世銘向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報告,連同總統府秘書長羅智強等人,在官邸召開秘密會議,以致有所謂的洩密案。
馬英九到了出庭,還在力爭司法關說的「不可以」,而不認為洩密比司法關說還要嚴重,合理化自己捍衛司法的決心。這種策略用在政治、用在競選,或許能博得某些群眾的支持,但在法庭上恐怕不管用。法檢雖然偶爾會因為輿論壓力,做出符合民意期待的判決,但洩密案一方面沒有民意力挺,其次是法檢通常是政治絕緣體,只論法條、而不管利害關係。
8大案會讓馬英九焦頭爛額
國民黨對於馬英九的官司充滿悲觀,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反常挺馬而說,「柯建銘的行為是浪費司法資源,希望法院能駁回柯建銘對馬英九的自訴案,別讓法院成為報復私人恩怨的場所」,卻無法對馬涉及洩密有所幫助,而且他對法院的呼籲,其實也有干預司法的嫌疑。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新認為,馬在洩密案恐怕難逃無罪之責,被判有罪機率很高,這也是蔡政府所期待,因為當馬英九也被判刑,即使得以易科罰金,但蔡英文總統可以藉此同時特赦馬英九與陳水扁,達到平衡藍綠以及解決馬扁司法的棘手問題。
馬案的發展現在只是開端,8大案的重頭戲還在後頭,民進黨立委蔡易餘指出,包括賤賣三中案、富邦併北銀案、國發院圖利案等,複雜度與法定罪刑都要比洩密案來得高。馬在洩密案既難以脫身,後續可能更令他焦頭爛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