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壞博士就業行情? 最需要博士的產業找不到博士生

職場話題

台灣學生就讀博士意願日益低落,根據教育部最新大專校院研究生統計,攻讀研究所學生人數越來越少,學生人數從99學年高峰的21.9萬人逐年下降,107學年僅剩下19.6萬人,換句話說,8年來就讀人數減少10.5%。

其中,博士班又比碩士班銳減速度來得更快,目前,碩、博班學生各為16.8萬人及2.8萬人,碩士班99學年減少1萬6908人,減少幅度為9.1%;博士班則少了6011人,減少幅度高達17.6%。

土博士任教可能成流浪博士,進企業又打不贏洋博士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若是純文科或理科的博士生未來就業大部分還是會投入教職,在少子化浪潮下,陸續有不少私校退場或學校退場,自然會擔心自己成了「流浪博士」,不少碩士會抱持觀望的態度,等進入職場後,再思考未來是否繼續攻讀博士。

楊宗斌也指出,在部分的大企業或外商公司確實會比較看重國外學歷,當有「洋博士」與「土博士」選擇時,洋博士勝出的機會就高,尤其理工、科技領域的科系,國外的研究會領先國內,學生在選擇時也會比較選擇國外的學校就讀,相較之下,文組學生會選擇到海外就讀的比例就比較少。

從數據上來看,107學年科技領域碩、博士生數為9.3萬,比99學年少1.6萬,減少幅度約15%;人文類約少6000人,減少幅度約13%,社會類則8年來都維持在6.3萬人,人數無太大波動。尤其,2008年科技領域佔所有博士約68.7%,到了2018年則降至59.2%,差距近10%。

科技業學士、碩士薪水可以差很多,但念博士算下來未必會划算

目前就讀電通所的Shiny表示,目前完全不會考慮繼續攻讀博士班。他也坦言,當初會選擇念碩士就是因為「薪水」。

Shiny說,經過碩士學位的訓練,同樣的工作內容,公司願意給的薪水比學士多幾千塊到上萬元都有,當然要再讀2年,但博士班就要多念到5年,換算下來漲幅未必會比碩士高,加上自己對於研究也不是非常有興趣,碩士可以咬著牙努力到畢業,博士班的壓力就真的太大了,希望趁還有新鮮的肝的時候趕快投入產業。

另一方面,若保守估計碩士生每月起薪4萬元起跳,加上科技公司的分紅與獎金,等到博士班畢業,財務累積差距至少在200萬元以上,所以其實也不難想像為甚麼理工科學生傾向於在一畢業就投入職場。

然而,對比國內外研究環境,日本博士生每個月待遇平均4.9萬、美國8.6萬,歐洲國家平均10萬以上,而台灣研究津貼每個月約1萬元,不僅遠低於其他國家,也低於生活所需。

最需要博士的產業可能找不到博士生

再加上,順利畢業也未必能順利就業,楊宗斌表示,在台灣的就業環境中,博士的身分沒有特別加分,因為對很多企業而言,碩、博士其實同樣是研究所的學歷,加上企業可能會擔心,博士生自認自己是「低就」會有穩定性的考量。

不過,楊宗斌也說,在生化、製藥,以及科技業工程師等研發類工作,則會相當需要博士生來帶領整個研發團隊。

只是現在偏偏最需要博士生的產業可能面臨找不到博士生的窘境,教育部與科技部相繼出招,除了教育部現有「產學合作培育研發菁英計畫」外,科技部從108學年開始試辦,補助優秀博士獎學金每個月至少4萬元,只不過目前受限經費,只能擇優補助共300個名額,獎勵期間為連續4年,希望讓博士生能安心就讀,政府各部會該如何從招生、培育,及就業,整合政府資源留住高階科研人才將是一大挑戰。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