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真能改善「思覺失調症」?精神科醫師:黃金治療期在「這個時間」

醫藥保健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部收治一名「思覺失調症」病友阿毅,發病時深信有特務即將來取他的性命,甚至聽到特務在他耳邊威脅的話語,令阿毅非常害怕,雙膝跪地、用頭撞地、全身發抖,甚至因害怕遭到刑求而一心想要上吊自殺......

過去,許多社會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並不了解,透過前陣子相當熱門的公視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劇中可以看到醫護人員、社工幫助病友接受治療、回歸社會的過程,也讓許多社會大眾更認識這個疾病。

思覺失調症就是過去俗稱的「精神分裂症」,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許世杰解釋,思覺失調症是一腦部疾病,每100人中就有1人為患者,因其「思考」與「知覺」功能失調,可能導致幻覺、妄想等症狀。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通常男性較早發病,發病的高峰期約在15-25歲這段年紀,女生平均的發病年齡大約較男生晚5-10歲。

那該如何治療思覺失調症呢?吃藥真的能改善嗎?

5成思覺失調患者被社會汙名...感到自卑、不願治療

林口長庚精神部副部主任洪錦益指出,思覺失調症會讓患者脫離現實感,可能會出現的症狀包括正性症狀、負性症狀及混亂症狀。「『正性症狀』是指超過正常體驗的經驗,例如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覺得有人監視他、跟蹤注視他、覺得有些魔幻的力量在影響著他;『負性症狀』是指正常體驗的縮減,例如變得懶散、退縮、缺乏動機、情緒呆板、社交畏縮。而『混亂症狀』是指思考、情感或行為的混亂,如語言離題或前後不連貫、傻笑、不合宜或無理由的舉止。」

許世杰表示,過去社會大眾對「精神分裂症」存在有刻板印象,即所謂的標籤化與污名化,可能是來自少數極端嚴重離奇的病人,讓大家以偏概全。事實上,大部分病人在一般時候,不見得就會有自言自語、傻笑、亂發脾氣或是鬧事、搞破壞的現象,多數病情穩定的病人是可以言談適切,也能照常就學、工作、進行一般的日常生活。

不過,根據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2017年調查,仍有約5成思覺失調症患者對於患病感到自卑、認為病情會阻礙其社交生活。社會對思覺失調症仍存有不認識及汙名,常見情形如稱患者為「怪人」、「不定時炸彈」,造成病人、家屬蒙羞,甚至會阻礙就醫。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黃玉書表示,大眾對於疾病的理解越多,就能減少對疾病的誤解。「透過正確認識疾病、理解病友會經歷的症狀,才能鼓勵病友積極治療,用善意及包容開啟治療正循環。」

吃藥真能改善「思覺失調症」嗎?醫:頭5年是關鍵

那該如何治療思覺失調症呢?吃藥真能改善嗎?

目前全台仍有約15萬名受到思覺失調症困擾的病友,許世杰指出,「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種類很多,目前不論是口服或是針劑治療,除了改善正性症狀外,也改善負性症狀,讓病友可以回歸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交。臨床上,醫師也多會搭配抗副作用藥物,讓多數患者可以免除或減輕副作用發生。

黃玉書指出,思覺失調症發病的頭5年是黃金治療期,如果這段時期可以維持穩定治療,讓疾病不再復發,就能讓大腦維持原本的運作與功能。「反之,如果任意停止治療,使得疾病一再復發,嚴重的話可能造成腦部功能不可逆的退化,導致患者再也無法回復到原本的功能狀態。」

黃玉書強調,目前很多疾病的治療,都朝向更長效的治療模式,例如糖尿病、骨質疏鬆,都有所謂的長效針劑治療,增加患者的方便性。「思覺失調症也不例外,除了口服藥物,也有2週、1個月甚至3個月施打1針的針劑。口服藥物較符合一般人的治療經驗,接受度較高,但常有忘記吃藥的問題;長效針劑只是劑型不同,且在發揮完作用後就會隨日常上廁所、流汗時代謝排出。」

思覺失調症和遺傳有沒有關?

也有人問到,思覺失調症和遺傳有沒有關係?會不會遺傳?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的確在病人的近親當中,有較高的比例出現思覺失調症或其他精神疾病,但大部分思覺失調個案的父母都沒有生這個病;而思覺失調症病人的子女,的確有較高的機會(約是一般人的10-15倍)得到這個病。但一般人生這個病的機會其實不到1/%,病人的子女同樣發生這個病的機會,大約是10%上下。

目前的研究有找到一些與思覺失調症「相關」的基因,也就是說這些基因在病人身上出現機率較一般人高,然而有些人具有這些基因並沒有生病,也有些人沒有這些基因依然生病,還有些人具這些基因,卻是發生其他的精神疾病,也就是說,生病與否,是基因和環境經過複雜的交互作用下的結果。

洪錦益也表示,每個病友的狀況都不盡相同,可依照個人需求,與醫師討論出合適的治療模式。而在接受治療後,病患阿毅的症狀已趨穩定,但洪錦益仍提醒,像阿毅這樣的病友發作時無法分辨症狀及現實,更需要身邊親友的協助,及時察覺,鼓勵就醫接受治療。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