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郵報》、《國會山報》及多家中媒報導,2019年年底中國掀起一股太空熱,兩個月來密集發射衛星上軌道,「北斗三號全球導航系統」核心衛星部署完成,預計明年6月後服務範圍遍及全球。
中國航太活動積極活躍,美國甚感威脅,前美國空軍中將科瓦斯特(Steven Kwast)警告中國正在打造「星艦」,美國再不採取行動掌握主導權,就等著「照中國的規則玩」。
今年8月底美國「太空司令部」成軍,12月17日參議院通過《國防授權法(NDAA)》進一步授權該司令部,美國太空科技作家惠廷頓(Mark Whittington)認為接下來它將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及民間企業形成「三位一體」,發展軍事與商業航太領域。
中國GPS系統明年6月遍及全球
《新華社》等中國官媒報導,12月16日下午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發射了中圓地球軌道第52、53顆北斗導航衛星,至此「北斗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核心衛星星系已部署完成。
中央電視台指出,北斗系統將能在任何天氣狀況下,隨時隨地為全球提供精準的導航、定位和計時服務,這代表中國不需再依賴外國的衛星系統,例如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國的格洛納斯(GLONASS)和歐洲的伽利略(Galileo)。
隨著2019年接近尾聲,中國這兩個月來密集發射衛星,12月初甚至創下「一日雙射」記錄,在6小時內連續發射兩艘快舟一號甲火箭,共運載7顆衛星。根據《新浪網》,2019年到目前為止長三甲系列火箭共達成12次發射,送了15顆衛星進入太空軌道。
2020年西昌發射中心預計會再執行約20個發射任務,其中包括北斗系統的兩顆衛星,該系統可望於明年6月後「全球化」。
不過,中國的航太計畫並不止於打造獨立衛星系統,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長期目標還包括建立有人常駐的「天宮」太空站和月球基地、派出機器執行火星任務、利用月球資源發展工業等等。
前美中將:太空戰是「美中價值之戰」
對於中國雄心壯志放眼宇宙,另一世界強權美國已強烈感受到這股壓力,尤其是9月方退役的美國空軍中將科瓦斯特,他向來熱情鼓吹發展軍事航太,強調太空就是「21世紀的海軍」。
在一場演說中,科瓦斯特表示中國「正在打造星際艦隊,包括太空戰艦和驅逐艦」,這將讓中國在軍事和經濟方面取得優勢,美國必須加緊腳步跟上這場太空軍備競賽。
根據科瓦斯特,中國正在發展航太用「核動力推進系統」,他指美國也有能力開發這套系統,而且「他們正在打造的東西並不會比我們能做得更好,但我們得在中國取得太空霸權前盡快行動」。
他相信美國技術仍優於中國,但擔心美國安於二戰後的世界地緣政治版圖,而疏於思考當前秩序與體系已漸漸改變,因此他大談掌握先機、價值觀和權力。
「第一個搶占新市場的人,就能為它制定價值觀。因此,我們不是按照美國憲法為(太空)市場建立規範,就是等著看它被中國價值主導」他說。
他強調科技能為文明帶來新的競爭優勢,一直是影響各國權力消長的要素,而權力的本質「就是你要不擁有權力,然後由你的價值觀來規範一切,要不就是你沒有權力,然後屈服(於別人的價值觀)」。
我們能觀察到美、中在價值觀上的分歧,已經體現在美中貿易戰中,而作為兩大強權發生衝突的核心,它自然也延伸到尚未開打,但已展開備戰的「星戰」領域。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太空司令部不再是「科幻」
繼眾議院之後,美國參議院17日也通過一項預算高達7380億美元的《國防授權法(NDAA)》,目前已送交白宮,川普承諾會盡快簽署。
從調整軍餉到船艦與飛機的更新、購買及汰換,NDAA對美軍至關重要,但今年其特出之處在於,NDAA進一步授權成立「美國太空司令部」,讓人確定這個「科幻計畫」將成為現實。
美國太空司令部的宗旨是「確保太空和平」,基本上就是透過美國武力對敵對勢力形成牽制,威脅敵方不要發動兩敗俱傷的衛星戰,藉此捍衛美國星際資產、構成「恐怖平衡」,堪稱是國際關係中現實主義的體現。
美國太空科技作家惠廷頓在《國會山報》表示,長期而言,太空司令部將和NASA、民間商業航太公司形成「三位一體」,確保美國及其盟友能主導航太領域的經濟發展、科學研究及星球開拓。
三位一體:太空司令部、NASA、民間航太企業
NASA負責太空探索任務和技術研發,包括再把太空人送上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登陸火星調查人類定居可能性、機器探測其它星系等等;民間公司則負責發展太空商,例如私人太空船載運貨物和人類在近地軌道移動、建造太空基地、火星駐地和採礦設施、開發太空商品。而太空司令部的任務,就是確保敵對勢力不會攻擊上述星際活動。
除了捍衛國家利益,惠廷頓建議司令部進行一些增進全體人類福祉的計畫,像是「清理太空軌道碎片」,十幾年來報廢衛星的殘骸和其它垃圾在地球外的軌道漂浮,對各國導航系統的衛星構成威脅。
最後惠廷頓也不無戲謔地說,司令部還能一併防衛「彗星撞地球」,如此一來美國對司令部「投入再多資金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