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一定要動手術嗎?點眼藥水無法解決?醫:術前應評估「這4點」

醫療保健

白內障為全世界最主要的失明原因,最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根據健保署統計,白內障手術一年有近20萬例,居國內三大非緊急手術之冠。

「50歲後,眼睛內原本透明的水晶體開始變得混濁,導致光線無法折射聚焦燥成視力不清,就是白內障。」彰化秀傳醫院副院長暨眼科主治醫師林浤裕指出。

不過,哪些人屬於白內障高危險群?白內障一定要動手術嗎?靠點眼藥水無法緩解症狀嗎?術前又該做哪些評估?

不是老人專利!「這10種人」屬白內障高危險群

中壢大學眼科診所院長林鴻源先指出,白內障對日常生活會帶來許多不便,包括視力模糊、視力不斷衰退,卻不會伴有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覺、影像重疊、眩光及光暈、夜間視線不良、色覺偏暗或偏黃,「還有因為視力問題不得不中斷興趣活動,或是提早離開職場。」

林鴻源表示,白內障是逐步一點一點混濁下去,常常混濁到某個程度以上患者才會發現,「但常常也到這個時候已經有比較嚴重的問題了,所以定期檢查是有必要的。」那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是高危險族群呢?

林鴻源指出,白內障高危險群有必要定期檢查,檢查頻率要視個人狀況不同而定,這些高危險群包括:

1. 高度近視(500度以上)
2. 長期使用3C產品者
3. 高齡長者
4. 糖尿病患者 
5. 高血壓患者
6. 有白內障家族史
7. 長期服用類固醇(類風濕、虹彩炎患者)
8. 戶外活動不遮陽
9. 外傷
10. 有做過眼部其他手術者

林鴻源表示,白內障高危險群需要做定期檢查,至於檢查頻率要視個人狀況不同而定。(攝影/陳稚華)

白內障一定要動手術嗎?醫:術前評估這4點

至於為何強光容易造成白內障?

林浤裕解釋,「主要是因為光線裡面的藍光,容易造成視網膜和黃斑部的退化,也相對會造成水晶體的退化,水晶體退化就是白內障。所以像點白內障的眼藥其實就是一種抗氧化劑,現在市售的葉黃素或蝦紅素,就是為了中和藍光所誘發的自由基,讓組織不要產生氧化作用導致血管病變。」

許多民眾也好奇:白內障治療可以點藥水就好嗎?還是一定要動手術?

對此,林浤裕表示,目前尚無可有效治療的藥物或眼藥水。他進一步解釋,「要看患者的情況,如果在症狀很輕的時候就點,有一半的病人會有效;但如果白內障已經太熟,點藥水就變成安慰劑了。」

林浤裕表示,有些病人甚至等到看不到了才要開刀,但那時候就會變得很難開,「因為水晶體本身是被懸韌帶吊在半空中,但是懸韌帶力量可能會不夠、加上白內障過熟可能會太重掉到後面去,使得手術困難度和危險性增加。」

林浤裕也建議民眾在進行白內障手術治療前,應該要做的4件事:

1. 討論:與醫師討論狀況,包括有哪些生活習慣或休閒活動習慣。

2. 檢查:術前應做眼部一般檢查及計算水晶體度數。

3. 控制:平時若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氣喘等其他疾病,應予以控制穩定

4. 告知:有藥物過敏也應告知醫師

林浤裕表示,臨床上遇到許多白內障病人等到看不到了才要開刀,但那時候開刀的困難度和危險性會提高許多。(攝影/陳稚華)

抗藍光鏡片真的能護眼?「這樣做」避免白內障

問到現在市售的防藍光鏡片、護目鏡真的對護眼有幫助嗎?

林鴻源表示,「這些防藍光鏡片、護目鏡會使用較黃的鏡片,但如果黃色加得太深會造成另外的問題,像是大腦適應問題。」他指出,過去美國有發生一個過案例,就是因為戴了抗藍光眼鏡,結果在瓦斯爐上沒看清楚火源而被燙傷。

「不過,若是避免掉鏡片顏色過黃、大腦適應的問題,其實市面上抗藍光產品大概只能做到抗25%的藍光。」林鴻源指出,有人會認為有總比沒有好,但又會產生另一個問題,「因為抗了25%後,民眾可能會覺得看東西比較舒服,反而會一直用3C而超時。」

那要如何避免白內障發生?

林鴻源表示,第一當然是少用電腦3C產品,「因為藍光會傷害我們的黃斑部,也會提早白內障發生。」不過他也認為現代社會要少用其實很困難,建議可以間斷使用,「每用20-30分鐘就讓眼睛休息5分鐘,這5分鐘裡可以『看遠』讓眼睛放鬆或是『閉眼』讓眼睛滋潤。」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