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未見舒緩,全球產業鏈受到影響,就連台灣的觀光旅宿、交通運輸等相關產業也遭受衝擊,行政院將提出為期一年的特別條例和特別預算,特別預算總額上限為600億元,預計下周院會通過行政院版本,再送立法院審議。
三大類紓困方案,以編列特別預算拍板
根據國發會提出的武漢肺炎疫情對台灣經濟影響的評估報告指出,2003年SARS時期中國經濟占全球GDP比重僅4.26%,如今已大幅提高4倍,來到16.27%,海外觀光消費支出也狂增15倍;而台灣,由於兩岸經貿往來密切,對中國出口占台灣整體出口比重27.9%,進口則占20.1%。因此,隨著武漢疫情蔓延,勢必對台灣經濟造成一定程度影響。
針對此次武漢疫情的紓困方案,主要由交通部、經濟部、農委會分別提出觀光業與交通運輸產業、內需型產業、農業等3大類,行政院長蘇貞昌13日出席行政院院會拍板,將編列特別條例與特別預算因應,初步匡列新台幣600億元,為期一年,預計下周院會通過行政院版本,再送立法院審議。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指出,在各部會所提出的第一輪盤點中,包含交通部200億、經濟部160億、農委會60億以及其他部會,總額確實已超出600億,經院長裁示,將以總額600億為上限。換句話說,接下來各部會還要進一步盤點預算,若未來超過600億,將以《災害防救法》的「移緩濟急」原則,以各部會的既有公務預算來支應。
交通部編500億抗疫,其中200億納特別預算
根據交通部的紓困計畫盤點共有分成兩大部分,一是包括觀光及交通運輸業紓困方案142.3億以及觀光產業及產業復甦及振興方案54.5億,合計約200億將編列入特別預算;另外一部分則是觀光升級與轉型前瞻計畫大約300億,將預計編入110年度交通部的公務預算或是前瞻基礎建設的特別預算。
農委會則是祭出7點紓困及輔導措施,包括農漁業紓困貸款、協助學校午餐食材供應農民媒合通路、加碼海外行銷補助、與電商合作拉動農產品網購銷售提供優惠獎勵金、推動獎勵農遊等,因應中國大陸消費市場減縮。
抵用券「先消費再折抵」,跟消費券、夜市券不同
其中,跟民眾最為切身相關的經濟部則是初步匡列160億元,分為疫情中與疫情後兩階段紓困,疫情中主要優先協助中小企業貸款展延、利息補貼等資金紓困,並爭取信保基金再加碼100億;等待疫情穩定過後,經濟部將研擬發放「抵扣券」(酷碰折扣優惠),初步匡列大約20億元規模,以刺激民眾消費。
回顧2009年,為了因應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所產生的消費緊縮效應,當時馬英九政府發放消費專用券,每人3600元,以特別預算舉債858億元。因此當經濟部研擬推出「抵用券」時,不少民眾也誤以為「抵用券」猶如是馬英九政府發放「消費券」的翻版。
不過,行政院第一時間澄清,「抵用券」並非「消費券」,而是類似「夜市券」。只不過,去年經濟部配合交通部振興國旅方案,推出夜市抵用券,但進一步盤點,截至今年2月5日止,全台夜市抵用券發放數1032萬張,仍有454萬張未使用回收,換言之,夜市券目前回收的比例大約6成,比例成效不如預期。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則表示,抵用券既不是消費券,也不會比照夜市消費券,由於抵用券並非面額制,也不只有夜市可用,初步方向包括餐廳、商圈都能使用,強調是「消費者先有消費、政府幫你折價」的概念,並非「人人都有」。至於實際執行上究竟要如何分配及給予折扣細節,仍有待細部討論。
疫情重擊四大產業,學者:抵用券效果比消費券大
「從SRAS的經驗來看,疫情過後會有反彈,因此如何讓經濟能活絡,從上一次的經驗中就知道。」王美花也指出,實際詢問餐廳業者,確實來店人潮受到影響,尤其婚宴、大型餐廳取消訂位非常多,因此希望藉由「鼓勵多消費」方式刺激內需產業。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則向《信傳媒》表示,根據主計總處所公布的資料,雖然武漢肺炎疫情對台灣的經濟影響不如先前預期地大,但卻集中在部分領域,首當其衝的重災區正是服務業、航空、飯店、零售業,可能造成企業倒閉、裁員、放無薪等,「我認為疫情後期推出抵用券有利於消費信心回升。」
王健全也說,過去的消費券是人人都有,但抵用券強調「有消費才有折購」,相對於消費券的誘發效果還要大,「並不是白吃的午餐。」但他也提醒,拯救內需產業必須配套措施並進,包括前期的紓困、展延中小企業貸款,再加上消費需求的加持,「若是要單靠消費面來救內需恐怕不足」。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