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蘭德智庫看武漢肺炎》疫情未攻頂、疫苗言之過早 而口罩沒有用…

國際

蘭德智庫專家指出,目前疫情仍未到達頂點,今年第2、3季期間恐怕還會繼續增加病例,而疫苗問世還言之過早。同時,他們否認口罩的防護效果,並建議近期要搭飛機旅行的民眾三思。

至於政府醫療決策,他們強調建立統一檢疫標準,在「檢測」與「控制」方面雙管齊下,不能放棄任何一項。

根據《紐約時報》,美國時間3月6日清晨為止,該國確診病例為215例、14人死亡。

疫情尚未登頂,疫苗還有得等…

流行病學家黃志環(Jennifer Bouey)指出,儘管目前還難預測,但她認為全球疫情還沒到達顛峰,而疫情將如潮水般來襲。

「我認為,4到6月武漢肺炎將蔓延到更多國家,而沒有能力檢測武漢肺炎的國家,甚至可能延續到7到9月」她說。

至於疫苗和治療藥物,資深研究員穆凱(Andrew Mulcahy)表示「我們恐怕不能期待它們很快就能問世」,就算所有相關單位馬力全開加速研發,製程仍相當漫長,而且還有分配與價格問題。

他指出,當前重要的是讓研發過程保持透明,並確實取得臨床使用許可。

戴口罩沒有用,而搭飛機最危險的是?

行為與社會學家塞耶(Elizabeth Petrun Sayers)與資深研究員阿比爾(Mahshid Abir)都直言「口罩沒有用」(not effective),美國搶購口罩風潮反映的是民眾的焦慮心理。

「如果你生病了,想避免傳染給別人,你當然可以戴」塞耶說,不過基本上「你不需要戴口罩來保護自己」。

另一方面,塞耶提醒,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建議延遲或取消旅行,民眾得好好考慮旅行地點和目的。

但她澄清,大部分病毒與細菌難以透過空氣傳播,因此比起擔憂飛機的空氣過濾系統,更重要的是避免與病人長時間共處,但這在飛機上通常難以避免。

不敢去醫院…可以「視訊看診」嗎?

遠距醫療(telemedicine)是支持「避免社交接觸」(social distancing)的一環,然而,阿比爾指出每個醫院在這方面的經驗差異甚大,各科情況也有不同,問題相當複雜。

不過資深研究員厄雪(Lori Uscher-Pines)認為遠距醫療「將會在這波防疫中扮演重要角色,協助醫檢分類和管理有限資源」。

例如,美國一些遠距醫療公司已經開始投入武漢肺炎初步檢測,部分醫院將慢性病門診轉為視訊,臨床醫師也能視訊治療隔離病房裡的病患,盡量降低接觸。

但她也同意遠程醫療還需要時間發展及普及,就連美國也只有約4%人口曾視訊看診。

預期危機:病患暴增、藥品斷鍊

美國CDC預測國內確診病例會繼續攀升,再加上現在仍是流感季,其與武漢肺炎症狀又十分相似,各醫療體系必須評估如何處理大量病患。

根據阿比爾的研究,許多醫院已經到達或接近每日運作極限,而高度全球化的處方藥產業更使醫療資源面臨短缺。

穆凱表示,美國病患用藥許多是在海外製造,主要在亞洲,或者雖是在美國製造,但仰賴海外原料。

當武漢肺炎影響到某些國家的製造業,尤其是中企因隔離等措施而停滯,全球就面臨藥品斷鏈危機。

因此,阿比爾建議,民眾雖不須改變平時就醫習慣,但若非緊急狀況,請避免前往急診部門,這不僅是降低民眾自身風險,也能避免耗費已經相當吃緊的醫療資源。

民生問題:停課與囤貨

停課也是「減少社交接觸」的一種方式,得與其他防疫措施結合才能發揮最大效果,例如在家工作、取消大型聚會。

不管是「先發制人」(尚未有人確診就停課)、「因應疫情」(設定校內多少人確診才停課)、「由下而上」(太多學生自行停課導致學校關閉),停課都會衍生許多後續問題,例如補課和學生安置等等。

另外,儘管CDC目前並未建議美國家戶囤糧,厄雪引述美國聯邦緊急事故管理總署(FEMA)對緊急狀況的建議,家戶應備妥3天份糧食與水、藥品等等。

陰謀論有助「安撫」民眾

塞耶強調,在事實與恐懼之間保持平衡一向都很困難,「政府不僅必須注意確實存在的風險,還得關注大眾對風險的認知」。

她指出陰謀論之所以能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它們能提供一個解釋,因此降低民眾的焦慮感。然而這次疫情中,「懷疑中國論」卻增添了防疫的不確定性,但這也是因為爆發初期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反倒助長各式傳聞滋長。

黃志環也警告,「不論疫情何時爆發,都會有另外兩種瘟疫如影隨形:假消息和汙名化」。

更多內容

有望成「梅克爾接班人」 德國外委會主席籲歐盟統一對中戰略、防堵華為

韓國瑜惡補備戰總質詢 黃捷:高雄人已在談論誰參加罷韓後的市長補選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