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千換3千 連郭董都能領 政府砸4百億元發振興券是什麼概念?

經濟

台灣截至25日為止,已經連續43天沒有新增武漢肺炎本土病例,因應經濟的衝擊也逐步由紓困走向振興階段,由於馬政府時期發放消費券效果不如預期,因此行政院研議攜手民眾一起點火振興經濟,花1千元、領取3千元價值的商品或服務,而且不排富,「郭董也能領」。

行政院官員表示,振興券的發放方式除了原先規畫的行動支付、實體券,還將包括電子票證、信用卡。實體券將採用類似於口罩「實名制」購買的方式,透過超商或郵局,花1千元可領取到3千元的紙本抵用券;若是信用卡消費,擬採先刷卡、後退款的模式。

弱勢民眾免自付1千元

如果民眾連1千元都掏不出來,官員說,弱勢民眾將直接發放,免付1千元。而且振興券的發放將「不排富」,人人都可以領取,「民眾花一小部分的錢、政府花大部分的錢」。

據此推估,如果以2000千萬人使用去做計算,政府相對要支付每人2千元,總計將砸下逾400億元。

官員表示,包括振興券的名稱、使用範圍、領取方式等相關細節都還在研議階段,預計本周向行政院長蘇貞昌報告,經行政院會核定後,6月初向國人說明,7月上路。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接受「蔻蔻早餐」廣播節目訪問時證實,振興券的發放將以「好領、好用、促進消費」為原則,的確將朝上述方向去規畫。

有關振興券的使用範圍,龔明鑫說,夜市攤商消費,搭乘計程車、高鐵、台鐵也可用;而且業者也祭出額外加碼優惠,但不能透過電商網購。

為了有別於馬政府消費券?

從酷碰券到振興券的討論,儘管各界質疑聲浪不斷,是否僅是為了顧及面子,不要跟馬政府一樣,所以硬是要發券;而且,真能推升GDP嗎?龔明鑫說,馬政府時也是用券,就是擔心很多人拿了現金沒有出來消費,但是消費券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產生替代效果。

龔明鑫強調,振興券的目的是要促進消費,「不是政府給民眾錢而已,希望政府、民間、個人一起來促進」;單就發放的數字算起來,推估發放的400億元規模,對GDP占比雖不高,但振興券具有點火的功能,希望大家可以開始走出戶外、積極消費。

龔明鑫表示,上階段顧住了就業,沒有產生大量失業,4月失業人口雖有增加,但比起金融海嘯時期以及其他國家,相對來得好。「保住了就業,企業元氣就保持住了,接下來就是振興階段,不需要用太多資源,一點火,就會產生促進經濟效應,如果前一階段是大量失業,點火就點不起來」。

國民黨、民眾黨呼籲盡快發!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則認為,從學理上來看,發現金的效果應該最好,美國、香港、新加坡也都是這樣做,而且振興券類似打33折的概念,效果真能比消費券好嗎,他有質疑。

曾銘宗強調,既然決定了,要發就趕快發,不用等到7月,否則中小企業很難撐得下去。

對於振興券的規畫方向,民眾黨表示肯定。發言人楊寶楨說,經濟部從善如流,針對發放方式做出調整,因為當時就質疑酷碰券恐圖利特定業者,並對既有的電子票券,線上售券、實體消費產生排擠的衝擊。

楊寶楨也說,既然衛福部長陳時中已經率領防疫團隊南下墾丁,示範樂活防疫新生活,「顯然現在就該振興」。同時也提醒中央,針對具體實施時間跟辦法要說清楚,不要又像上次「萬元紓困」一樣,讓前線作業一團亂,中央和地方要溝通好再開始實施。

楊寶楨並強調,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提到,後疫情時代的情勢不可能回到過去,即將迎接「新常態」,人民的納稅錢與其用在振興,其實更應該用在「轉型」,因此相關政策必須更具前瞻性,而不是經常朝令夕改,讓民眾與基層公務員一頭霧水。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