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全台地牛頻頻翻身,17日一整天,台南接連4震,晚間東山區的連續3起淺層地震更是讓許多當地民眾人心惶惶,夜不能眠,許多年長的台南人馬上聯想到1964年的白河大地震,當時的震央也很靠近東山,氣象局示警,震央東山區發生規模5以上地震很少見,比對歷史資料顯示,平均約25到30年才會出現一次,請當地民眾注意,未來幾天不排除有餘震。
白河大地震也發生在晚間8點多
此次台南一日4震,早上的5點06分,規模4.0震央在新市區,此地震與晚間3震因震央位置相距30公里以上,且分屬不同地震帶,因此被專家認為應無相關性。
而晚間連3震都在台南市東山區,規模分別是4.2、5.2、4.7,深度最深僅有13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0-30公里),第一震發生在晚間8點07分,接著在3個小時之後,深夜11點03分和05分連續2震,最大震度都有達到4級,這天搖地動讓許多老台南人想起了1964年的白河大地震,同樣是極淺層地震,當時主要是受到嘉義台南交界的觸口斷層錯動所成,發生時間晚上8點04分。
根據當時的歷史資料,共造成106人死亡或失蹤、229人受重傷、421人受輕傷,從以1960年當作分隔線,白河大地震的傷亡人數僅次於1999年的921大地震及2016年的高雄美濃大地震,而高雄美濃地震傷亡最嚴重的也是台南維冠大樓倒塌,也難怪許多老台南人嚇得一夜未眠。
而這次地質學者認定與鄰近的六甲斷層活動有關係,事實上從8月以來,台南陸陸續續發生多起最大震度超過4以上的地震,且震央集中在六甲區和東山區。
六甲斷層不動則已,一動恐造成規模6以上地震
近期以來台南一日4震已經不是第一次,8月19日台南總共發生6次地震,其中一次震央在安南區,剩下5次全部都在六甲區,深度平均都在10公里左右,當時就有專家希望民眾保持戒心,認為短期之內地震密度如此高,應屬於「群震」現象,連續地震代表當地的斷層很活躍,很可能不排除會有較大規模地震發生,呼籲民眾要準備好逃生物品,以備不時之需。
中研院地科研究員汪中和表示,根據氣象局的統計,2018年9月以後至今年9月的有感地震次數與長期平均值相比偏低,這代表板塊能量長期未能好好釋放,而六甲斷層附近也有許多未明的斷層帶,
過去在清代後期1862年所發生的台南地震,具文史記載,規模6.6並造成超過1700人死亡,8735間以上的房屋倒塌,是目前有文獻紀載以來,1900年以前台灣傷亡最為嚴重的地震災害,而根據留下的資料考證,台南地震便是因六甲斷層活動造成。
民眾應該備妥避難包,並定期檢查更換
台南一天連4震,幸運沒有任何傷亡傳出,台南市消防局災害管理科隨即表示,民眾大多有準備避難包的觀念,但有些小細節容易遺忘,例如證件、常用藥品,常被民眾忽略,建議可放影本,在災難來臨後,才有能夠證明身分的文件,並多準備藥品,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另外建議可以放高熱量的乾糧取代罐頭,以免災害時找不到工具開啟罐頭,最重要的是,必須定期檢查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