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今年至今抓捕1萬1790隻綠鬣蜥 怎麼吃竟然是最多人搜尋的?

生態危機

這陣子經常會聽到台中以南的縣市,時不時又有大型綠鬣蜥出沒,一下子是排水溝裡,一會又是田間小路上,民間甚至有自發性的組成「獵龍大隊」,卻還是抓也抓不完,今年度光是高雄和屏東兩縣市加起來已經抓捕了1萬1790隻綠鬣蜥。

2016年僅527隻,今年至今已經超過1.4萬隻

綠鬣蜥屬於外來種,綠鬣蜥每次交配後會產下25-45顆卵,繁殖力強,幼年會在1年內迅速長大,近來野外捕捉數量暴增,根據農委會林務局的統計,近5年來,2016年捕捉數量527隻一路攀升,2017年為2365隻、2018年為3657隻、去年為8068隻,今年來到1萬4536隻,可見擴張速度之快。

綠鬣蜥每次交配後會產下25-45顆卵,加上幾乎沒有天敵,因此數量暴增。(圖片來源/林務局網站)

其中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羅尤娟也提供高屏地區今年度的數據,高雄今年至今共抓捕了3220隻,屏東則高達8570隻,目前在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和台東縣都有發現過綠鬣蜥的蹤跡,但光是高屏地區總數就破萬,危害範圍正在加速擴張,綠鬣蜥會吃農作物,天性又愛打洞破壞河堤,體型又大頭尾全長可達1~2公尺,一般人容易被嚇到,在幾乎無天敵的情況下,逐漸壓迫本土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導致生態失衡。

繁殖過剩能當「野味」嗎?

除了高屏地區驚人的抓捕量外,嘉義縣八掌溪沿岸也成為綠鬣蜥的好駐所,因為母綠鬣蜥準備產卵時,需要大量飲水,因此下蛋的地點多在河邊,嘉義縣政府3年前開始補助委託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獵蜥團隊圍捕移除,今年到現在為止大約抓捕了1500隻,近期也有民間自發性組成的「獵龍大隊」,熱心幫忙抓捕,之後將獵捕照片影片上傳社群媒體,一整排綠鬣蜥被五花大綁,引起討論。

在Google搜尋「綠鬣蜥」,竟是食譜和料理跑在最前面。

以現在中南部的抓捕情況,可以看到綠鬣蜥的繁殖速度之快,也因此有人將其當作「野味」,綠鬣蜥到底能不能吃,在Google搜尋上打上綠鬣蜥,前兩個跑出來的不是咬人,也不是抓捕獎金,竟是「食譜」和「料理」,也有人傳聞綠鬣蜥吃起來口感跟雞肉相似。

不過針對綠鬣蜥到底能不能成為桌上的佳餚,專家則認為不建議。主要原因跟野生的綠鬣蜥生長地點衛生條件都不好,如排水溝、鄉野林地等處,身上很多都有寄生蟲,即便高溫煮過,吃下肚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在。

在國外是瀕臨絕種生物,在台灣飼養要登記

綠鬣蜥(Iguana iguana)原產於中南美洲,台灣從2001年開放合法進口養殖,而農委會林務局今年9月起,公告綠鬣蜥為台灣有害外來物種,也是目前唯一被公告的物種。

林務局表示,這意味著養綠鬣蜥當寵物的飼主,必須在11月30日前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31條第1項規定,報請當地地方政府主管機關登記,目前登記數量為653隻,如果非基於教育或學術研究目的,並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再行繁殖,違者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

back to top
navbar logo